吴兆苏教授是小麦育种理论研究的权威,在我国小麦理论研究方面曾有过“北蔡南吴”的说法,“北蔡”指北京农大的蔡旭,“南吴”指的正是南京农大的吴兆苏。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目睹广大农民对粮食的珍爱和希望,对农业生产怀着深情。他一生为农,育种育人,献身于我国农业教育的伟大事业,桃李满天下;他还为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潜心学农志不移
吴兆苏袁1919年10月生于福建省连江县。十多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全家靠母亲及长兄和亲戚接济维持生计。那时,中国农业落后,粮食短缺,母亲经常教育子女节约粮食,爱护庄稼,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后来吴兆苏立志学农,献身祖国农业科教事业。他深知家境贫寒读书不易,因此更加发奋学习。1938年,吴兆苏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他一方面勤奋学习,获得了校方资助,一方面代人刻印蜡纸等获取一些补贴。大学期间,他是中国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金善宝教授所钟爱的学生和学术助手,积极参加各项科学试验活动。1944-1946年,他攻读研究生,兼任农艺学部研究助理和助教。1947年,吴兆苏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及农艺和植物遗传系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他先后受聘为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副教授,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兼农学系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小麦品种研究室副主任,江苏农学院副教授。1979年吴兆苏晋升为南京农学院教授,兼小麦品种研究室主任。1984年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他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吴兆苏还担任了多种学术兼职及社会职务。他曾当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学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江苏省种子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江苏省第三届至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南农支社委员。
勤奋耕耘育良种
自20世纪40年代初以来,吴兆苏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小麦研究。50-70年代,他育成了中国较早的种间杂交品种南农大黑芒以及早熟品种复穗黄,钟山2号、钟山6号品种。除进行新品种选育外,他还在产量、品质、抗性等目标性状的遗传和机理,特别在小麦品种分类、生态区划、休眠特性与穗发芽、抗赤霉病轮回选择和馒头蒸制品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作为他的学术思想的继续和发展,白皮小麦抗穗发芽性遗传机理与抗源种质创新研究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有特色的研究内容之一。1986-1990年袁时任南农大教授的他,一方面忙于教学,一方面抽身科研,和他的课题组与协作单位共同承担农业部重点课题“稻、麦、玉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这项集体研究成果后来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另外,他用三年时间撰写出版了《小麦育种学》,此书集他在南农大的几十年教学经验,研究心得和阅读体会之大成,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在编撰《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第2卷时袁作为第一副主编的吴兆苏,从稿件的审阅、修改、定稿到编辑、加工、校对的细节都亲自把关,为此几乎付出了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全部心血。
身传言教堪师表
吴兆苏教授在大学执教40多个春秋,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对学生,他言传身教,精心培育。在南农大执教时,他强调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并举。对于研究生的课程选修、论文选题、试验设计与实施到论文撰写,他都要一一把关。他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同时还身体力行,带领学生下田参加品种选育实践,结合实际讲解有关技巧和经验。在南农大任教期间,他曾被评为“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并获得“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表彰。除了在学业上严于要求、勤于指导外,他对学生的为人处世更是耐心引导、谆谆教诲。他反复告诫学生,一个真正的科学工作者离不开“忠诚勤奋”四字。魏燮中教授初来南农大时,是吴兆苏教授的助手,他回忆道,先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不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的品格让他备感钦佩,跟着先生的那几年,既增长了学识,出了很多成果,并顺利走上教学一线,成为教授。吴兆苏谦逊平和,乐于助人,热心扶持后辈。在审阅他人稿件时,他总是先找出论文的优点和长处,再提出修改意见,不轻易否定。他豁达大度,乐观坚强,即使在患癌症住院期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仍不忘科研教学工作。1994年6月20日袁吴兆苏因病逝世,他的一生勤奋敬业,忠诚奉献袁把毕生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他高尚的人格力量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