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地处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的江南,并具有90年悠久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奋进中,秉承神农风骨、东南文化传统,经过30年的教育教学改革,随着文化素质教育10多年来的滋养,形成了既有本校特色又有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深沉厚重、朴实诚信、埋首求索的南农大文化灵魂,穿越时空,内化为师生行为取向和思想作风,外化为生动的校园文化和人文景观。
虎踞龙盘东南地,人文化成今承昔
清风明月乃有玉洁之心,历史遗迹唤醒纵越千古之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描述的概念,更是一种生动的情感体验。具有“花园式校园”的南农大校园,位于紫金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万木葱笼,绿草如茵,学校森林和草地覆盖率达70%。湖光山色与近、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整体布局气势恢弘,占地近2000亩,另有下属实验基地8000亩。记录了百年春秋与30年改革开放的人文内涵俯仰可见:深沉含蓄的主楼 古风犹存的教学楼,天光云影、绿草如茵的“文化广场”与 “逸夫楼广场”,蝉鸣林静的“武林”,翠微深处的“报春亭”,修竹掩映的“紫竹路”,紫藤环绕的“桃李廊”,百草葱茏、百花齐放的“芳华园艺中心”、柳暗花明的“藕榭”、博大精深的“校友山”、平畴如画的“校园广场”,令人肃然起敬的“金陵研究院的院士长廊”,气势恢弘的“校训植物造型”,万世景仰的金善宝等塑像,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校史陈列室和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景点,以有形的景观陶冶着无形的精神,体现科学精神和探索科学精神的人文实例。
耕烟犁雨趁时节,知春好雨润新苗
1978年的请前线歌舞团艺术家开设第一门《音乐鉴赏》起步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到1982年即开始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并将课程模块及教学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及文化艺术类的课程,共开出了20余门此类课程,如音乐欣赏、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农业简史等课程;初步形成了文、史、哲、艺内容较为齐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框架,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积累教学经验。
自1995年成为全国52所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以来,我校不断探索新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除开设选修课程外,又增设选读课程、专题讲座和校园文化建设三项内容,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新格局;通过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和人文学院及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构建“四处一中心”的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此外,通过成立文化艺术系,建设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和音乐室的“四室一系”来完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条件建设。学校通过构筑完整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使我校的素质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作为学校本科教学优秀评价特色项目之一,在1999年首批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时获得评估专家的肯定。1999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2年,我校“基地”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的评估,其中注重农科特色,重视现代传媒,积极开展网上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了高质量、有特色的“博文益智”文化素质教育网站等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受到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赞扬,按照专家组组希望推广本网站的建议,学校以网站为依托,开设了《美学》必读课程,2003年,实现了“一主两翼”(必读课、选读课与选修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2004年,学校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计划(简称“提增”计划),为人才培养赋予新的内涵。经过3年的实践,2007年“提增”计划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办学特色,得到专家一致地肯定。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紧张的学习之余,南农学子也有一番广阔驰骋的天地。每年历时一个多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集中展现南农学子才情才艺的青春舞台,舞蹈、歌咏、相声、小品等活动使得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饱含着文化的气息。始于1999年的“大学生个人形象设计大赛”成为冬日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一道亮丽风景,南农学子争相展现个人风采。以宿舍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节活动近两年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内容涵盖校园吉尼斯大赛、“芸芸众生像”社区生活摄影大赛、现场书法大赛、接力象棋赛、手工艺品制作大赛等,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活动中交流亲情友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为题材的各项校园赛事成为电脑爱好者的新宠,兴趣相投的学子们积极参加网页制作大赛、校园DV大赛和FLASH设计大赛等活动。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制作竞赛及全国大学生歌咏、书画、数学建模、体育比赛中,南农学子多次获奖。近年来,南农大女子排球队飞速崛起,成为学校手中的烫金名片。截至目前女排姑娘已获得10多次省部级以上的荣誉,她们既是南农的骄傲与自豪,也是南农学子顽强拼搏、积极上进的群体形象的缩影。此外,每年的田径运动会、三大球赛让大家在顽强拼搏中体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已成为南农学子的运动理念。
从2004年起,我校研究生院每年举办“神农节”系列活动,旨在倡导积极的学术交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贯彻我校“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方针,展示南农兼容并蓄的内涵和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活动以学术争鸣、创新交流为主,以球类邀请赛、经典电影回顾、大型舞会等文体益智为辅。2005年开展包括青年学者论坛、神农论坛、研究生论坛、人文素质教育论坛、企业家论坛在内的五大主题论坛150多场学术报告,通过举办学术活动,积极营造全校范围内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研究生们能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术软环境中,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创新自己的思维。同时,借助学术交流,整合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的资源,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展现了南农人严谨的科学精神、广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奋进的精神风貌。
教师先后成立了舞蹈协会、诗社等10多个社团,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此起彼伏。“南农大红枫合唱团”活跃在高校的舞台上。一大批青年在10次教职工和师生书画展中脱颖而出。开展教工诗歌朗诵、歌吟比赛、演讲、摄影、书法和征文比赛等活动,如火如荼,此起彼伏。
南农大的学生社团号称“百团大战”,分为艺术类、学术类、体育类和实践类。艺术类社团包括大学生管弦乐团、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合唱团、兰菊秀苑、未来话剧团、绿色方糖、美文雅叙、三联书友会等;学术类有大学生科协、绿岛网络、农村发展研究会、经济理论研究会、调查研究会等;体育类社团有网协、乒协、羽协、篮协、舞协、足协、轮滑协会、旅游协会等;实践类社团有心理协会、绿源环保协会、大自然俱乐部、大学生互助会等。各类社团通过大量创新型活动,把“学习实践、创新务实”的理念引入校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为他们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风华正茂的学子们藉此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学会竞争,完善自我,感受时代脉动,设计五彩人生。
校园媒体文化硕果累累:《南京农大报》、《南农青年》、《资环风》、《信风》、《人文论坛》、《原野》、《生苑》、《启航》、《绿苑》、《植保新世纪》等刊物,成为师生创作天地。以“心苑网”、“绿岛网站”、“文化素质教育网站”为主体的校园网络文化,构成动态校园文化。鼓励个性网页的制作,1000个多个丰富多彩个性化网页展现高品位个人修养。
学校实施涵盖论文著作类、文学艺术类、表演艺术类、创建活动类、报告讲座类五个奖项的“五个一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准的提高,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学校被评为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的“明星工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作用”,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明星工程”的实施,一批明星班级、明星宿舍、明星学生、明星学生干部、明星教育管理工作者脱颖而出,学校学习风气更浓、精神面貌更新,成才之路更宽,并建成了“高效、实用、稳定”的管理育人系统。
学校还利用六朝古都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积淀,先后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博物院、前线歌舞团等十六家单位建立素质教育基地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出现了获得团中央颁发“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的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拓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南农校园文化不是静态的概念,而是以一种生机盎然的态势的在继承、在积蓄、在发展,不断在传统中挖掘生命力,沿着南农特色的文化理念,以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内涵,在科技的推动下气势磅礴,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