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28日,“四人帮”在江苏的代理人以江苏省委的名义作出“南京农学院迁往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的决定。1972年4月又先后决定将南农的卫岗院址和下属单位分别移交给江苏省委党校和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这一系列决定明确表示了当时的江苏省委决心要撤消南京农学院。
南京农学院是由南京大学农学院(即原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和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专业,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建立的,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是一所历史悠久、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图书、设备比较充实、直属农业部的面向全国南方地区的重点农业大学。我国从事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和农业行政的老专家、老同志,大部分都毕业于这所学校,国外农业界的华裔知名专家和学者也有不少是这所学校的校友。所以撤销南农是没有理由的,也是违反农业教育发展规律的。
南京农学院原有六个系七个专业,被并入仅有三个系四个专业的苏北农学院。南农被强迫搬迁后,仪器设备被成箱长期放置,不能开箱使用,严重损坏浪费。数万份图书资料堆放在扬州石油指挥部的宿舍内,遭受霉变。南农原来的招生规模是六七百名,合并后却仅招四百名都有困难。广大教职工处于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状态,但迫于压力,敢怒不敢言。
1976年“四人帮”垮台,1977年中央先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迎来我国科学和教育的春天。这极大地激励着南农广大教职工要求恢复南京农学院的愿望。他们不断向江苏省委和中央写信,要求拨乱反正,迅速在南京卫岗原址恢复南京农学院。
我于1977年8月27日写信给我院首任院长金善宝教授(当时他已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希望金老能争取向中央反映,尽快恢复南京农学院。金老于1977年9月5日亲笔复信,热情支持南农复校。信上还说,他于8月5日到8日参加了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的科教座谈会,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办好重点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学校办好了,才能壮大科技队伍。金老在会议期间,曾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南京农学院被撤并的情况,并建议将南京农学院回卫岗和江浦复校。金老在信中提议南农全体教职工要好好讨论复校问题,向省委和中央写报告,揭发“四人帮”在江苏的代理人撤并南京农学院的阴谋。我把金老的意见向南农的老领导做了汇报。
在南京农学院广大教职工向各级领导上书,热切期盼早日恢复南农时,新成立的江苏省委却于1977年11月作出了“关于江苏农学院的四项原则决定”,其大意是:1、坚持撤并南京农学院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2、江苏5年内不需要两个农学院;3、南农和苏农不分开,南农不回卫岗办学;4、条件困难要积极设法解决。但南农广大教职工认为上述四项决定不符合中央改革开放的精神,因而据理力争,继续向上级上书,不料江苏省教卫办公室于1978年3月下旬又传达省委的三点指示, 其内容是:1、南农不能回卫岗原址;2、可在江浦农场建分院,招收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3、双重领导。以部为主。江苏省作出的“四项决定”和“三点指示”,实际上阻止南京农学院的复校。
于是,广大教职工为争取南京农学院早日复校,决定推派上访团上北京向有关领导汇报。代表团由一些老教授、老同志组成,有邹钟琳(邹老因年高未启程)、黄瑞采、刘伊农、刘菘生、薛去非、徐光德、朱双全和我等。我们于1978年10月17日秘密启程,18日抵京,受到农林部领导的热情照顾,秘书孙翔为我们在商业部招待所安排了住宿。当晚农林部副部长何康亲自到招待所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的生活安排,表示要和金善宝院长联系,请教育部和农林部领导接见我们。经多方联系,于1978年10月25日晚7时在中国农科院院办二楼会议室受二部领导的接见。
参加接见的有:农林部部长杨立功、副部长何康、科教局长藏成耀、秘书孙翔等,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副部长高圻和秘书等。在会上,黄瑞采、刘伊农、刘菘生等老教授详细介绍了南农的悠久历史,分析了恢复南农培养更多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科技成果的重要意义。杨立功部长发言,肯定大家是为了办好农业教育,热心农业教育事业才到北京来的,并说大家有意见可以讲,表示一定把大家的意见向国务院反映,向江苏省委转达。刘西尧部长说:大家为了把农业教育事业搞上去而来北京的心情可以理解,表示要把大家的意见向江苏省委转达,准备商量提出一个意见报告国务院,并托大家回去向邹老问好。接见会议使大家觉得中央部委执行邓小平同志要办好重点大学的指示是坚决的。上访的目的已有成效,愉快地返回南京,将两部领导接见的情况向同志们汇报。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南京农学院复校问题”的电报指示,据此农林部与江苏省委根据中央指示,联合向国务院报告,提出南京农学院在南京卫岗复校,恢复为全国重点学校实行农林部和江苏省委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体制。1984年7月31日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同意,将南京农学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以上情况说明:党的改革开放决策使南京农学院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