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前进的驻足
这一个三十年,我们所有人经历了很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出台,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走上世界舞台,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第一次圆国人百年奥运梦想……这些曾经或者仍在让我们激动着的瞬间深深植于我们甚至民族的记忆,清晰着历史的脉络。三十年,注定与众不同。
历史关键词一—成就
1978—2008年,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从落后走向复兴的辉煌历程。“文革”十年让中国经济几近崩溃,就是这样一个曾让世界以为即将陨落的国家,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措施:社会主义改革,对外开放,确立新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我国GDP连续多年以超过10%的速度快速增长,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曾一度陷入个人崇拜等思想误区,从某种意义说,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史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我们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作为民族进步的支撑—人才以及文化事业也在这三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方面,这得益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而另一方面,这也源于我国始终以积极和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中法、中俄文化年的成功举办正是文化交流的成功典范。
三十年里,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所有发展成果最终以惠及广大人民作为根本目标。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拥有了更充裕的物质财富,同时随着我国社区文化等活动的发展成熟,人民也享受着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层次的极大满足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
历史关键词二—曲折前进
改革作为一项不断推进的事业,其过程的漫长性和持续性便决定其前进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八九学潮”、台湾、西藏少数阻碍祖国统一的分裂势力以及“金融危机”等挑战也曾让我们的改革遭遇挫折。但是30年的改革成果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而这种坚定的信念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继续繁荣的动力,也是改革开放能在曲折中持续取得丰硕成果的有力保障。同时,我们的曲折前进之路也再次印证了不变的法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照进未来
我们试图梳理发展脉络。我们不局限于对过往记忆的“叫醒”,更试图“窥斑知豹”,见微知著。我们不忘记抬头远眺社会森林之广阔,也更会低头审视一草一木生根发芽成长之生动。我们想从社会的每一个风云变幻、脉搏跳动中,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读和判断,总结中国前进的路径和未来走向。
未来关键词一—信念
三十年也许并不算长,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尤其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言。我们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成果的同时,更要增强对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信心,唯有改革才能强国,唯有开放才能让我们的国家真正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
未来关键词二—奋斗
奋斗是一种态度。如同德国“二战”后的复兴之路,坚实并且坚忍。对于任何一个锐意进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拥有踏实、奋进的态度和行为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需。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坚信之外,我们也需要坚持。
未来关键词三—学习
学习是改革开放的题中之义,我们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也是力图在同他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借鉴,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借鉴和学习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能够保持生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早已为历史和实践否定的发展态度,但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仍不可遗忘: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来进行批判和吸收。
“80后”,我们准备好了吗
“建功立业,处处要从实地着脚,少计功效,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稍慕声闻,便落尘情。”
——朱佩娴
或褒或贬,“80后”将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时代赋予我们作为一个青年人和大学生的双重社会责任。如何以充实的知识装备、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来投身改革开放这项伟大的事业,又如何以充满核心竞争力的姿态应对未来改革开放中所面临的种种可能的挑战。这是我们每一个“80后”的大学生都必须从现在起甚至要更早开始思考的课题,这是一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自觉,对自己,对国家,对民族未来。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80后”幸运且幸福,“80后”也肩负着重任与希望。
历史与未来,让我们做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