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母校三十载,再回访时已是农业生产科研第一线的领军人,虽年过半百,心中仍牵挂着那承载着梦想和奋斗的大学校园。
笑谈三十年育种事业 有得有失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陈立昶考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自大学毕业分配后,陈立昶便开始从事棉花育种和科技推广工作,从此,他和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农业生产科研第一线。他扎根基层,先后培育出“泗棉2号”、“泗棉3号”、“泗棉4号”、 “泗抗3号”等多个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由于科研业绩突出,陈立昶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列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众所周知农业科研是非常辛苦的,育种更是艰辛繁琐。陈立昶曾为培育高产抗病棉花品种,带领技术人员南下北上,向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拜师求艺;查阅大量育种资料,总结前人的育种成果及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的育种攻关实践。他把育种试验田作为拼搏的战场,坚持数年风餐露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白天在田间观察鉴定,晚上还要在室内分析比较大量的观察数据。当谈到棉花育种时,陈立昶总有说不完的感触,他承认育种是件辛苦的事情,但他认为所有搞科研的人都很辛苦。尽管他们要在田里试验,在太阳底下劳作,但长期坚持下来也觉得无所谓。在他眼中育种是件快乐而幸福的事,尤其是当一个新品种研究有所突破时,那种喜悦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他说育种是一环扣一环的,要不断筛选,不断总结,三五年的时间内是不会有明显成绩的,所以一定要沉下心来,要持之以恒。回首三十年,他用“有得有失”概括,对于名誉,正如他所说:“到这个时候一切都看得很淡了。”兴趣加社会的责任支持着陈立昶走过一个又一个年头,寒来暑往,永不言弃。
闲聊四年大学时光 苦中有乐
30年前陈立昶提着行囊踏入南农的校门时还只是懵懂求学的青年,30年后的今天他载誉而归,提及学校的变化和当时在校时的大学生活老先生感慨万千。“学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当时校园没那么大,楼房没那么高,还没有南门。从北门进来一边是水稻田,一边是棉花地,学校里面还有个奶牛场,上劳动课的时候大家就到田里干活,每人一把锄头,一把铁锹,什么都干,干得很凶。教室就是主楼,主楼后面有几幢简易的宿舍楼,比起现在的条件,当时确实比较艰苦……”时间似乎在随着他的描述在慢慢倒转,被拉回当年——群奋发上进的青年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课堂上刻苦学习,一颗雄心想着报效祖国;在田里挥汗干活,满腔热情盼着服务人民。
七八级的学生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文革刚刚结束,时代的遗迹还没有被抹平,入校的学生很多都已经在社会中磨砺过一段时间,有当过兵的,有工人,有农民,社会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重返学校的机会难得,大家都很珍惜。那届的学生学习特别自觉认真,从来没有旷课现象,成绩大多数在九十分以上,基本没有低于八十分的。
在南农四年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积累,在生活经验、同学情谊方面,陈立昶也收获颇丰。他很感激学校组织这次三十年的老校友回访活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地走过来, 一路起起伏伏,老同学再相见 无论境遇如何,不管身份怎样,有的只是那份浓浓的同学情。
提及当今的大学生,陈立昶满怀希望,他说这一代思想活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动手能力有所欠缺。希望大学生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多学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他坚信一代会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