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三十年风雨兼程,再聚首笑谈过往——记农经78级校友张林秀教授回访母校

2008-10-24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10月17日翰苑宾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有的刚从农村调研第一线回来,有的则从国外刚结束的学术会议中赶来,虽然都是风尘仆仆,但是他们一见面就热情地高喊着对方的名字,紧紧地握手,热烈地拥抱,激动地交谈着。他们,就是南京农业大学农经78级的校友!
 
    今年的10月20日不仅是校庆纪念日,又恰逢南农复校三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78级的校友作为南农复校后的第一批学生,纷纷回到母校,畅谈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回忆当年的青春往事,分享对母校的浓浓思念。
 
    作为南农历史最悠久、学科势力最雄厚的老牌专业,农经专业以其特殊地位见证了南农三十年来的不断发展成熟,农经78级的学生也是伴随着学校发展和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辈人,他们对于母校的感情自然特别深厚。
 
    作为校报的特派记者,我有幸采访到了张林秀教授,她的想法和感悟或许能代表一大批农经校友的心声。张林秀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谈到对这三十年的感悟,她说:“母校复校这三十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更是我们迈向社会、不断成长成熟的三十年,现在回首,真的是有太多的感慨。”
 
    首先是作为一位研究了三十年农业经济问题的学者,张教授说,农经专业这三十年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只做文字工作的“办公室学科”,到现在走向社会、走向国际,注重调查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学科,从只注重数量增长到提倡科学的发展观,可以说,农经专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贯彻和经济转型的伟大契机共同发展的。张教授说,这个时代学农经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因为这个时代召唤他们去思考去研究。
 
    而作为三十年前的南农学子,张教授深情地回忆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学校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强烈的班集凝聚力。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中有应届生也有老三届,年龄跨度从17、18岁一直到30多岁。在这个集体中,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学业上相互交流,在生活上也互相帮助。张老师说:“那时候我是班上最小的,他们都像哥哥姐姐一样照顾我,班级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他们还常常结伴郊游,春天里生机勃勃的紫金山,秋日里天高气爽的中山陵,都留下了他们年轻的足迹。记得有一次,他们的班主任费思良老师带全班去中山陵,把年纪最小的她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结果却被交警拦下了,于是他们只好苦苦哀求,说自己刚来南京不久,说不了解这里的交通规则,说以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好玩,”张教授笑着回忆道,“那时候老师和同学联系得很多,每位任课老师都非常尽职尽责,师生之间经常交流。”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出了一代勤奋踏实的南农农经人,他们或是在学术上孜孜不倦,为农经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或是三十年如一日,在农村改革的第一线辛勤工作。张教授说:“在国际农经学术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称呼‘南农农经班’,因为常常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就能遇到七八个南农农经班的同学,我们都以身为南农人而自豪。”而其他同学,也大多从事农村金融、农业政策等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并且其中的大多数人,三十年没有换过工作,一直扎根农村,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当我问起其中的原因时,张教授说:“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吧,中国处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实践,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兴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艰辛并快乐着的,更包含着巨大的满足感。”
 
    刚刚从贵州、陕西等地农村调研回来的张教授提起大学生下乡实践时说,对于学习农经的学生来说,下乡实践是很重要的锻炼,她希望同学们以平等虚心的心态去学习,以更加实干的精神去探索,这样才会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最后,张教授对新一代的南农学子提出了这样的寄语:“我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样一个经济诱惑大于学术吸引力的社会环境中,好好把握住自己,在学校中不断锤炼自己,将来能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核:

校对:

编辑:董志昕

阅读次数:15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