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江苏网7月6日电:(华中文)在苏北平原行车,成片成片的意杨树是一道连绵的风景,不断跃入人们的眼帘。意杨树被称为苏北农村的“摇钱树”,多年来已累计创造产值420亿元。而在意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们起了很大作用,他们选育优良树种,引进先进的种植方法和木材加工技术,使这一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动了整个苏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江苏,像这样依靠高校科技力量带动产业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各高校坚定不移地走科研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加强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的有效对接和合作,学校与地方、学科与企业、教授与企业家之间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江苏省教育厅先后组织数十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参加了全省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新技术洽谈会,组织了“高校校长沿江行”、“高校校长苏北科技行”等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参与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工业科技成果展示会”。17所高校与沿江7市政府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先后落实合作项目1000多项,总经费近4亿元。各高校着眼于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突破,数控装备制造、新药物研制、食品深加工、城市交通、桥梁建设、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相继转化,成为我省相关企业的核心支柱,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针对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题开展攻关,参与了沪宁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大桥和南京地铁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东南大学等高校在现代预应力方向的高技术成果,相继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奥体中心等30多项重大工程中应用,解决了大跨径结构的技术难题,节钢率超过20%。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公司研制的“城市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进入全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百强行列,被称为“中国第一门”。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坚持科研为“三农”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和项目实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累计为社会创造效益数百亿元。
作为产学研结合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江苏高校科技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新的成效。“十五”期间,高校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类科研开发项目,鉴定科技成果3038项,承担科技课题77524项,比“九五”期间增长23.7%;实现技术转让3898项,比“九五”期间增长25.9%;获科技成果奖励150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15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7项;发表学术论文16万篇,比“九五”期间增长43.8%。江苏高校在科技工作的各项核心指标上,均名列全国前三位,部分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南京大学2004年独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首位;在2000年至2005年6年的国家奖评选中,以10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前列。扬州大学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南京工业大学独家主持三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在全国名列前茅。南京中医药大学会同60多个单位合作编纂出版的《中华本草》,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以来本草文献系统整理研究的历史空白。南京师范大学在有关东亚季风的研究中,连续两篇学术论文在《科学》上发表,研究水平位于国际先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辉煌,高校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东南大学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标准和芯片技术,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苏州大学以空间精密光学元件和系统为特色的研究,为“****”航天飞船搭载的空间遥感器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国无人机及其它型号任务的重点研究基地,已研制成功21种飞行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4项。“十五”期间,全省高校专利申请数5826项,其中发明专利3717项,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488.5%和695.9%,授权专利22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33项,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149.4%和223.8%。
与此同时,江苏高校科技实力有了新的提高。全省高校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6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2万人。有两院院士53人、领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人。另外,全省高校还有数万名最具创新活力的研究生、博士后队伍。全省高校的科研资源与能力占全国高校的10%,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高校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十五”期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143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经费68亿元),比“九五”期间的47亿元增长203.9%。
在江苏,像这样依靠高校科技力量带动产业发展的例子还有很多。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各高校坚定不移地走科研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加强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的有效对接和合作,学校与地方、学科与企业、教授与企业家之间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江苏省教育厅先后组织数十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参加了全省苏北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新技术洽谈会,组织了“高校校长沿江行”、“高校校长苏北科技行”等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参与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工业科技成果展示会”。17所高校与沿江7市政府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先后落实合作项目1000多项,总经费近4亿元。各高校着眼于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突破,数控装备制造、新药物研制、食品深加工、城市交通、桥梁建设、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相继转化,成为我省相关企业的核心支柱,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针对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题开展攻关,参与了沪宁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江阴长江大桥、润扬大桥和南京地铁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建设。东南大学等高校在现代预应力方向的高技术成果,相继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奥体中心等30多项重大工程中应用,解决了大跨径结构的技术难题,节钢率超过20%。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公司研制的“城市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进入全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百强行列,被称为“中国第一门”。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坚持科研为“三农”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和项目实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累计为社会创造效益数百亿元。
作为产学研结合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江苏高校科技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新的成效。“十五”期间,高校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等各类科研开发项目,鉴定科技成果3038项,承担科技课题77524项,比“九五”期间增长23.7%;实现技术转让3898项,比“九五”期间增长25.9%;获科技成果奖励150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15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7项;发表学术论文16万篇,比“九五”期间增长43.8%。江苏高校在科技工作的各项核心指标上,均名列全国前三位,部分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南京大学2004年独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首位;在2000年至2005年6年的国家奖评选中,以10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前列。扬州大学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南京工业大学独家主持三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在全国名列前茅。南京中医药大学会同60多个单位合作编纂出版的《中华本草》,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以来本草文献系统整理研究的历史空白。南京师范大学在有关东亚季风的研究中,连续两篇学术论文在《科学》上发表,研究水平位于国际先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辉煌,高校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东南大学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标准和芯片技术,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苏州大学以空间精密光学元件和系统为特色的研究,为“****”航天飞船搭载的空间遥感器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国无人机及其它型号任务的重点研究基地,已研制成功21种飞行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4项。“十五”期间,全省高校专利申请数5826项,其中发明专利3717项,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488.5%和695.9%,授权专利22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33项,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149.4%和223.8%。
与此同时,江苏高校科技实力有了新的提高。全省高校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6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2万人。有两院院士53人、领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人。另外,全省高校还有数万名最具创新活力的研究生、博士后队伍。全省高校的科研资源与能力占全国高校的10%,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高校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十五”期间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143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经费68亿元),比“九五”期间的47亿元增长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