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东西高校心相牵 对口支援促发展

2006-06-20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在西部,尤其是一些地处边疆的高校,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的低水平运行已经掣肘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一些待开发项目无人问津;而在内地,一批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里却是人才聚集,正在期待和寻求着新的发展空间。 

  如何在东西部高校间搭建一座桥梁,如何借力优质高教资源带动中国高教整体水平提升,增强西部高校自主发展能力?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教育部在2001年开始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之后,又于2005年启动实施了“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6月14日至19日,记者随教育部组织的赴新疆采访团采访对口支援新疆高校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情况。 

  不到新疆不知这里的高校发展有多难 

  汪松陵是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设计专业教授。当记者来到他所对口援助的新疆农业大学时,正赶上他在给园林系的学生上课。身边的宿舍、校园规划得与失都成了课堂上深入浅出的案例。但接下来的交谈却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边疆高校建设的至关重要。 

  汪老师说,不到新疆真不知这里的教师教学负荷有多大。过去,他在南农时,一年不过200多个课时,现在半年就上了300多课时。而一些专业课教师的结构性缺失更是让一些教师长期处在超负荷状态。“出去进修更成了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边疆高校发展的举步维艰不难想见,地处边陲使新疆高校难以吸引也留不住人才。1998年新疆高校总学生数不过4万,现在已发展到近20万,教师增长数远赶不上学生数的增长,教师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成为现实矛盾。加上新疆多民族聚居,双语教学成本增大,而投入不足又始终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迄今,在新疆的大学校园里还找不到一名院士。 

  没有去过西部的人,的确难以想象这里的高校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办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01年起,教育部就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之后的5年内,仅新疆一地,教育部就分3批共安排北京大学、西安交大、华东师大、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15所部属高校全面对口支援新疆11所本科高校,以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两个从来没有”为新疆高校发展助力 

  对口支援新疆高校的工作实施5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工作,不断优化新疆高校的学科结构,加强学科建设,加快新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05年,教育部决定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教育部输出的援疆干部、亲历对口支援新疆高校与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也刚说,有“两个从来没有”让他对这项正在从事的事业充满了激情与期待。 

  一是涉及教育部七八个相关部门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文件,竟在一天时间里全部会签完毕,这在教育部办文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二是为一个省的教育牵动这么多领导也是从来没有过。2005年6月,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不仅亲自出席,还要求当时在家的所有自治区党委常委和政府领导干部与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副部长赵沁平和8个相关部门的司局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对口支援工作还得到了中央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中组部和教育部在选派援疆干部时,从教育部所属支援高校选派了53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充实到受援高校的领导、教学和科研岗位。 

  他们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就有17位,有近30位在受援高校担任了校、院(系、处)级领导,他们不仅要主讲援建学科的主干课程,而且负责“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 

  在各方倾力努力下,2005年4月,“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正式启动。主要内容是: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在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中,每所学校选择3个左右实力较强的一级学科,分别对口支援新疆高校中有一定基础的相应学科。教育部最终确定了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42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1所高校的85个一级学科建设。 

  不断创新对口支援方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援建任务,对口支援双方高校在完成教育部文件要求的“规定动作”外,不断拓宽对口支援范围,创新工作方法。不少高校还把互聘研究生导师、结合新疆学科特色培养和指导研究生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 

  中央音乐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木卡姆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并聘请了3名新疆艺术学院的教授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今后该校每年还将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新疆艺术学院完成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山大学就共建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新疆医科大学法医研究所和法医学教学与科研合作基地事宜,与新疆医科大学达成协议。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与新疆农业大学蒋平安教授合作,带领联合科考小组完成了对罗布泊为期10天的野外科考活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棉花育种专家张天真教授对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指导建议,双方高校还就共同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开发新疆野生植物资源等事宜达成了初步意见。南京大学还捐赠了价值150万元的仪器设备,与伊犁师范学院共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 

  此外,部分支援高校出版社还开展了向新疆受援高校捐赠图书活动。包括国务院学位办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等40余家内地大学出版社共捐赠各类图书20万册,价值近5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受援高校的图书资料建设。 

  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成效初显

  曾经供职教育部的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靳诺,亲见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新疆所有高校的变化。她说,在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新疆高校的发展可圈可点。 

  师资队伍建设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1年来,支援高校共招收全区受援高校58位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53位攻读硕士学位,接受全区受援高校在职教师访学、进修达64人次。支援高校到全区受援高校挂职的有36人,其中校级8人,院(系、处)级28人,来疆支教、讲学的专家教授达92人。 

  尽快提高对口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是“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另一项重点。西安交大在对口支援新疆大学过程中,加大对新疆大学工科专业的支持力度,为实现新疆大学尽快从文理类综合性大学向理工类综合性大学转变奠定了发展基础。在北大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石河子大学仅在药学专业建设方面就申报新专业1个、硕士点1个,立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兵团级重点实验室1个,合作申请国家“973”前期预研项目1项,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人民大学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指导和帮助新疆财院在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闻学院,在南京大学、东北师大等高校的支持下,伊犁师院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使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启动实施后,支援高校为受援高校学位点的建设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伊犁师范学院被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成为全区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新疆大学增列了7个博士点,其中有4个是工科博士点,从而结束了新疆大学没有工科博士点的历史。 

  一个东西高校牵手,在对口援助中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正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孕育着丰收的果实。 
 

审核:

校对:

编辑:卢忠菊

阅读次数:28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