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南农大创新成果助新农村建设

2006-06-09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南农大创新成果助新农村建设 

           -------------------------------------------------------------------------------- 
                          http://www.xhby.net | 2006年06月09日 11:19:44 |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讯  5月27日,南京农业大学“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管恒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学校“十五”期间通过“211工程”建设,不仅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而且自主创新科学研究能力也显著增强,取得了十大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致富广大农民,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降解农药残留技术,为农增收5亿元 

  李顺鹏,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一个和微生物打交道的学者。16年来,他率领课题组收集筛选了200余株高效农药降解菌株,建起国内最大的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菌种资源库,首创了新型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多年来累计为农户增收5亿余元,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创新中国》系列报道称为“农药克星、农民福星”。该技术荣获了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我国年农药使用量在30万吨以上,而农药的利用率只有20%-30%,其余残留进入生态环境,导致农田土壤和农产品当中农药残留普遍超标,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及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全社会对农药残留带来的直接危害和潜在影响也愈来愈关注,人们迫切需要无农药残留污染的清洁的绿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能有效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库”容量,可使田间农药降解率达到95%以上直至检测不出,农产品品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准,从而降低粮食、蔬菜、茶叶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国建立了26个试验示范基地,累计应用300多万亩,以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为核心技术,创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7个,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达5亿余元。 

  确诊四川疫情,南农大教授功不可没 

  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猪链球菌病防控技术与应用成果,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夏季的一场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引起全国关注。而这场疫情最终得到确诊和有效控制,“四川省猪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控”农业部专家组成员、南农大动物医学院教授陆承平可谓功不可没。科学家的责任感和良知,驱使花甲之年的陆教授马不停蹄地往返奔波于南京、四川、广东,为控制该病的暴发和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在短短的一天半内第一个确诊了疫情,由他率领的课题组所研制的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也快速投入了生产并运抵疫区,成功控制了猪链球菌病的流行。 

  陆教授说,此次能率先确诊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原,还得归功于课题组对该病多年研究的技术储备。1998年江苏曾发生过猪链球菌疫情,其后陆教授就挂帅指导包括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等单位参加的有关课题组,迄今陆续发表的有关猪链球菌的研究论文已达46篇,他主持的研究课题国家“973”项目子专题“猪链球菌表面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于2004年结题,通过国家验收。 

  新品种青菜,可使菜农每亩增收800元 

  “不结球白菜”(即青菜、小白菜)逐渐成为世界性蔬菜,而不结球白菜在生产中存在的病害、热害、冻害,使产量品质下降,已成为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南农大园艺学院院长、蔬菜研究所所长侯喜林教授带领课题组经多年攻关,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名称为“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创新及系列品种选育”的项目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总体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举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夏季,青菜最容易得的病是“炭疽病”、“病毒病”,在春秋季,青菜最容易得的病是“黑斑病”和“霜霉病”。课题组研制出的10个新品种,与以往的青菜相比,四种常见病的发病率下降了六七成。青菜新品种“寒笑”是冬天最理想的栽种品种,零下9摄氏度时不用大棚都能生长得很好,长出来的青菜叶片照样碧绿。侯喜林教授说,这些新品种青菜不仅抗病害的能力大大加强,口感也更好,种菜农民能获得更多收益。目前选育出的系列新品种已在全国22个省份累计推广611万余亩,新增产量2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26.65亿元。侯喜林介绍说,如果南京菜农大量种植这些新品种,产量、收益都将大幅提高,每亩收益将比以前提高800元左右,而南京青菜价格也可望下降15-20%。 

  十个标志性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和新农村建设 

  一花独放无妍色,万紫千红才是春,类似创新的事例在南农大不胜枚举。可以说,“十五”“211工程”建设的5年,也是南农人创新的5年。南农大“十五”期间建设的江苏省农业领域惟一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其杂交棉研究成果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在长江流域棉区累计推广4000多万亩,带来了长江流域棉区栽培技术的变革。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截至2005年已累计推广面积7602.8万亩,建成了我国最大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32亿元。靶标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和害虫抗药性治理基础研究、肉品质量控制与肉制品加工技术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作物的基因组研究及其功能分析、重要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在作物病害检测与防治中的应用……这些标志性成果无一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造福广大农民。 

  据统计,“十五”期间南农大共承担国家、部省、地方科研项目109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1项,授权专利108项,审定品种权29项;以“科技大篷车”和“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计划”为代表的科技推广工作,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学校两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等14个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称号。 


 

审核:

校对:

编辑:卢忠菊

阅读次数:1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