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玄武坐公交
(2006-05-10 08:36:49)
【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 于飞 实习生 王洲
交通用地在城市土地中应有一个合理的比重,较低比例的交通用地,使土地利用效率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带来交通拥挤,影响居民出行;而交通用地的无度扩张,必然又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梦洁等专家,在对南京城区公共交通用地的利用强度进行分析后,对城区各条道路的使用强度进行了“排行”。
交通用地占10%
徐梦洁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交通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根据发展规律,南京交通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一般占10%左右。因此,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交通用地,是缓解建设用地增长压力、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而在一个城市内部,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通常是公交车。一方面,由于费用的原因,私家车在目前也仍是一种辅助交通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出行距离较远,自行车往往不能满足距离和时间的要求。所以,城市内部道路的使用强度也往往主要取决于公交线路的运行情况。
徐梦洁说,他们选择了南京市城区的公交车用路为研究对象,对城区各公交线路和各公交站点站流量的计算,得出各条道路的使用强度,研究不同利用强度交通用地的空间分布模式。
道路使用有“座次”
据介绍,根据站流量可以计算出一条道路被公交车使用的情况。而站流量就是一定区域内各个公交站点的每小时停车量之和。因此,各条道路的站流量参数,可根据各条道路上所设公交站点的站流量之和来确定。
据统计,南京市城区有公交线路通过的道路有近200条左右,依据计算,按照对站流量参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根据断裂点的分布状况,主要的176条道路可分五级。
专家发现,各等级道路则呈现不同的结构形状。
一级道路是呈放射状分布的,在各区内均有分布,能较好地实现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因此总体的路网布局是较为合理的。
二级道路在各区分布得较为均匀,同级道路之间的联系较少,主要是起到连接上一级道路的作用。
三级道路则呈现近似的方格状,在各区的分布差异较大,同级道路之间紧密联系的同时,也起着连接其他各级道路的作用。
四、五级道路则密布在一、二、三级道路的内部,纵横交错,和其他各级道路一起形成网状的交通系统,主要是实现各区内部的交通联系并起到分流的作用。
玄武鼓楼乘车最方便
虽然,这些道路基本上覆盖了南京主城,并解决区与区及各区内部之间的公共交通流通。但研究发现,有的区内虽然道路比较多,但被公交“使用”的,却很少,而且各级使用强度的道路,在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和下关等6区所占比重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市民在乘坐公交时,在各区之间有强烈“反差”。
据了解,玄武区、鼓楼区道路数量最多,均为37.5条,分占整个城区道路的21.3%,而且在这两个区内部,一、二级使用强度的道路均占到40%以上,市民乘坐公交最方便;下关区共27条道路,占城区的15.3%,但一、二级使用强度的道路相对较多,占到区内道路的31.5%;区内道路最少的是秦淮区、建邺区,分别为22、22.5条,仅占城区的12.5%和12.8%,但两区一、二级使用强度的道路所占比重却有较大差别,秦淮区只占到区内道路的17.7%,而建邺区占区内道路的38.1%,且一级使用强度的道路占到23.1%。
白下秦淮下关区需加强
在强度“座次”排行榜中显示,白下区的道路数量共29.5条,占整个城区的16.8%,但一、二级使用强度的道路最少,仅为区内道路的12.7%,市民乘坐公交车时上下等候车的“战线”往往拉得很长。
同时,专家认为,秦淮区的夫子庙历史上是全市的商业中心,现在则是集旅游和商业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中心,然而区内总的道路数量和级别偏低,公共交通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另外,建邺区为商业区和住宅区,其住宅用地占到区内总用地的30.1%;下关区是全市主要的工业聚集区,其工业仓储用地在区内总用地的比重高达32.2%,但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应结合城市“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政策对其用地予以调整,提高用地效益。
(编辑 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