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高校发挥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2006-04-25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各地各高校发挥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
                   http://news.tom.com  2006年04月25日 16时42分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月25日记者臧文丽报道: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通过推进农村职成教育和农民培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实施各类人才工程等措施,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优势,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职成教育和农民培训。北京市提出要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并在平谷区开展统筹普教、职教、成教资源,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创建终身学习型社区学校试点工作。浙江省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其中从2003年实施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百万职工双证制培训工程”,共培训农民和乡镇企业职工318.9万人;2004年实施的“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已培训138万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嘉善县推出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百姓课堂”,为农民提供“你点题,我授课”的菜单式服务,目前已组织讲座80余场。四川省成都市实施“农民教育与培训工程”,坚持每年安排700万元,资助5000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力争实现职业学校招收农村学生4万人,在非农产业或城镇就业3万人;坚持每年列支5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2005年对农民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7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100余万人次。河南省今年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72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7万人次,并计划今后每年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要达到40万人以上,初中后一年职业培训达到55万人以上。江苏省教育厅召开加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2005年1000余所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共培训农民170多万人次,其中转移输出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31万人。安徽省、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把它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构建城市学校支持农村学校、城乡贯通、区域连接的开放式职业教育网络。 

  ――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浙江省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旨在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优秀教师,计划以3年为一个周期,投入1.9亿元对17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内容的培训。安徽省启动“省级农村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计划”,首批遴选600人,实行三年动态培养。同时,抓好城镇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城镇骨干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活动,并加大城镇学校中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力度。黄山市屯溪区统筹教师资源,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需求,实行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薄弱学校教师挂职进修、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定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改善农村地区教师待遇等措施。上海市制定了对郊区师资配置的倾斜优惠政策,举办郊区师资专场招聘会,160多所地处郊区的中小幼学校参加招聘,吸引了市内外高校约15000名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制定了以“校校结对帮扶”及“教师下乡帮教”为主要内容的“双帮”活动计划,每年从城镇及沿川中小学选送5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偏远中小学帮教2年,农村偏远中小学定期选派教师到城镇中小学学习。武威市组织城镇教师送教下乡,辐射全市100多个乡镇,农村1.6万余名教师得到培训。陕西师范大学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西部农村培训中小学教师。截至2005年,累计培训约2万人,60%来自西部地区。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湖北省投入1.7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装备建设了1.6万所农村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并通过“湖北教育网台”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安徽省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力争在2007年底用光盘播放、地面卫星接收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江苏省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由省直接帮扶建设经济薄弱县的4295所农村中小学,为每所中小学建设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共配备14万台电脑和其他辅助设备,培训近1万名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及网络管理的教师。大连市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对涉农县区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达1.5亿元。2001年至今,共投入5.9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575项,使近16万农村中小学生告别了危旧校舍。实施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市、县两级财政投入8千多万元,为农村中小学购置1.2余万台计算机,为每一个农村乡镇建设了1个远程教室,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现代化远程教育系统。辽宁省2001年开始设立省级职教中心建设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至今省市县三级财政用于职教中心建设的投入达4亿多元。青岛市教育局把建设新农村、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5000余名党员干部和教师捐助41.8万余元,用于支援农村教育。 

  ――积极实施各类人才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2003年启动“村村大学生计划”,从2004年至今,首批从农村选拔培养的2157名“村村大学生”已毕业,成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选派了2343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从事村务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到2007年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安徽省实施“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每年从普通高校遴选一批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服务期为三年。浙江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以广播电视大学为载体,招收一批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通过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浙江林学院配合省里实施的“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承担培养农民大学生的任务,首批已录取94名农民大学生。西南大学积极开展“顶岗实习”活动,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为基地,几年来已累计派出近千名高年级师范专业学生任教,学校还每年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达2000余人。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华中农业大学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仅11个新品种面向湖北及周边地区推广1.1亿亩,为农民带来的收入超过10亿元。西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与重庆市石柱县共同推进科技扶贫新模式。在石柱县设立办公室,每年安排30-5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金,目前派出的科研人员已超过2000人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约30期,培训乡镇干部和技术骨干约2000人次。浙江大学罗安程教授用“厌氧-人工湿地”的方法为浙江省安吉县年处理生活污水达70余万吨,处理费用几乎为零。南京农业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服务百万农民,10多年来行程几十万公里,遍及全省60多个县(市)、400多个乡村。扬州大学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实施科技扶贫,参与地方农业科技园建设,发挥自身乳业优势,切实服务农民增收。南京林业大学发挥林木遗传育种、木材加工利用等学科优势,不断开发研究高附加值产品,促进省内杨树产业带的形成。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浙江林业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分别开展“服务百村行动”和“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加强校地合作,推进产学研对接,进行科技咨询、培训、实地指导生产、宣传科技知识,使当地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成立相关机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工作。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农业产业化教育项目培训中心直接服务于“三农”,2002年至今已开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开设各类课程76门,培训服务于“三农”领域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近千名。同时,中心积极参与扶贫教育活动,专门制作课件无偿捐献给学校扶贫办,免费为全国30多个远程教学点作远程直播服务。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将“新乡村建设”作为首要工作,在湖北荆门和洪湖6个村进行了长达3年的新农村建设实验。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将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农村建设理论问题研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培养不同类型的高素质人才。同济大学与嘉兴市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合作开展“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工作。江南大学发挥涉农学科优势,成立了全国首个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该院成立后,将加快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科学家队伍,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林露)搜索更多教育新闻18岁成为富翁的秘密一组图让你一夜狂赚的绝世大秘密  

 

审核:

校对:

编辑:

阅读次数:1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