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项目第一次讨论会

2005-06-30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根据教育部科技司[2005]12号文件《关于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立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第一次讨论会于2005年6月18日上午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牵头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参加会议的有:盖钧镒院士、张天真教授、科技处张海彬处长、叶锡君教授、张英副主任、孙敬副教授、科技处俞建飞科长等,参加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聂以春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孙传清教授、浙江大学祝水金教授作为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项目主持人盖钧镒院士主持。他指出,尽管全国种质资源中心在中国农科院,但高校也有自身的特点,即创新性种质资源,在突变体创造、遗传体创造等方面,高校应发挥自身的特色,建立基于INTERNET的教育部属高校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整合共享子平台,并整合进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最终实现教育部属高校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面向全社会的实物与信息共享。

    俞建飞科长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发言,表示学校十分重视该项目的进展,将会在各个方面进行支持,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张天真教授向到会的各位专家明确本年度的工作任务,根据项目计划书安排,本年度牵头单位需完成15,000种质资源资料入库、参加单位需完成9,000种质资源资料入库。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进行中期检查,希望各参加单位能尽快启动项目,完成本年度任务。

    为了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加强平台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大家共同学习了《教育部科技基础资源数据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同时,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牵头单位起草了关于该项目的子合同,并与参加单位进行了子合同签订。

    项目总联系人张英副主任通报了我校项目的进展情况,作为牵头单位,在教育部项目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我校项目部分已经开始启动,利用项目配套资金,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数据库也初见模型,目前已有稻、麦、棉、豆等作物约5,000~6,000种质资源资料入库。 

    叶锡君教授讲解了数据库填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孙敬副教授详细的解释了共性数据库的描述规范。各位专家对项目进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并达成了共识,表示对顺利完成本年度任务充满了信心。

审核:

校对:

编辑:

阅读次数:2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