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9点整,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我校兼职教授杨叔子先生应邀为南农师生作了题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报告,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报告会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庄娱乐教授主持,我校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员单位代表、学生工作系统全体工作人员等25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杨叔子院士开篇提出,今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们送来神奇创新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对人性的思索,因为科技也给人类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这就是人文文化的问题了。科学文化是什么?人文文化是什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杨院士在报告中鲜明的提出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人文文化确立为人之本,而科学文化则是立世之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不仅同源,而且共生互通,整体不可分割。
杨院士指出今天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根本在于人才,基础就是教育,当代高校不仅对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负有责任,同样负有人文教育的重要责任,教育界一些只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不重视人文文化教育的现象着实令人担忧。他认为,人文文化的培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涵养深浅、思维智慧和事业成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当前时代的趋势,只有坚持两者相互交融,才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谐的对外关系和健康的身心状态,才能最终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在报告的结尾,杨叔子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令在场观众为之震撼。
杨叔子院士虽年逾七旬,但是三个小时的报告始终声音洪亮,激情饱满,他总结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的“四不”特点让听众会心微笑;他回忆自己在困难环境下如何保持豁达健康,令听众感佩;他从辛弃疾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中解读出现代天文知识,让听众耳目一新。他的报告语言风趣、博古论今、幽默挥洒,不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充分感受了他的睿智和渊博,更让大家看到大师的人格魅力,三个小时的时间是太快太短了。
在三个小时的报告中,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报告会结束后,师生们长久的掌声表示对杨叔子先生的敬意,不少老师、同学请杨先生签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