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全面升华

作者:来源:十四五规划专题网站发布时间:2020-10-27

学校不断丰富“诚朴勤仁”的新时代内涵,设立了思想理论建设工程、文化素质教育工程、科学精神培育工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形象文化塑造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等六大文化建设专项工程,构建了价值引领、品牌塑造、校风培育“三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基本形成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南农文化传承与创新品牌体系。

一、强化思政教育,打造文化育人品牌

丰富传播方式,让文化育人“立”起来。将总书记回信中提出的“强农兴农”载入校歌,对话剧《红船》《北大荒七君子》、舞台剧《校史馆的思索》等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南农品格的优秀原创文化项目开展培育支持,激励青年学子牢记红色“初心”,弘扬时代精神。红色文化传承通过话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实现了传播路径创新,结合校内公演、校外巡演、矩阵宣传等形式,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彰显大学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深挖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特”起来。学校始终注重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打造“味思政”系列工作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结合学校大农科专业特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育人元素,引导教师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人文关怀等融入专业教育。“尚茶”课程,将蕴含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及“先苦后甜”人生哲理的“杯中之茶”融进专业课堂之水;“虫口夺粮,虫鸣花香”课程用昆虫花语向学生们解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茶文化、农业稻作文化、饮食文化等一批具有农业大学自身特色的“味思政”营造了“课课有思政,人人能育人”的良好氛围,获“学习强国”、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创新实践形式,让主题教育“活”起来。紧抓关键时间和学校重大事件节点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通过《我爱你,中国》青春快闪、复校40周年大事记、“40年”专题宣传等文化活动,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围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举措和成果,活用抗疫时事素材,巧讲防疫真实故事,及时把本次抗击疫情的人文情怀、制度自信、中国担当融入到育人大文章中,不断传递战“疫”中的中国自信、南农使命与青年担当。

二、根植“南农故事”,推动南农精神守正创新

以时代精神孕育强农兴农初心。从青霉素飞跃驼峰航线、动物纵横四千里西迁、北大荒七君子守边疆战天荒建粮仓等历史中汲取时代精神,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南京农业大学名家大师口述史”项目,已抢救性完成夏祖灼、潘君拯、祝寿康等13位名家大师的资料采集和整理研究。同时,重点围绕南农人的科研奋斗精神、服务“三农”的家国情怀,结合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师生典型,编撰《南农记忆——南京农业大学名师访谈录》《讲述南农人自己的故事》,已成为南农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

“诚朴勤仁”激发教风学风强大内驱在引领师生“诚信做人、求真求善、勤敏励学、仁爱天下”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建立荣誉体系,以“大先生”育“大人才”。通过开设“师德大讲堂”、举办“钟山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评选、召开教师节盛典等,选树师德典型、引领师德风尚。相关工作和活动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专题宣传片《初心不渝百年传承》获评教育部新时代教师风采公益广告评选优胜奖。依托入学典礼、入学教育、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活动,充分发挥“第一课”和“最后一课”的教育作用,建设“钟山讲堂”“正青春·好学习”“致·匠心”“青年思想汇”等第二课堂品牌载体,弘扬优良学风、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崇尚学术、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编写发放具有南农特色的《学术规范指导手册》,开设研究生《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必修课程,形成了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全覆盖、零容忍、常态化”学术诚信体系,维护了风清气正、求实崇真的的学术生态。

以环境育人构筑南农人特有的精神家园学校积极发挥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中国农业文明博物馆等校内场馆的存史、咨政、育人功能更是用校史文化墙,桃李廊、报春亭楹联等营造南农文化的感染力,浸润滋养着南农人的品格。《新中国的记忆——南京农业大学校园风貌档案图片展》,系统回顾和展示了南农校园风貌和历史变迁,《南京农业大学校园植物图谱》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见精神、一砖一瓦都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