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凝心聚力促发展 蓄势待发谱新篇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来源:生命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2-10-14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单位和全院教职员工的支持帮助下,生命科学学院在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努力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根据学校党委工作部署,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引领。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群体,开展“立足产业发展,定位产业需求”“党员朋辈帮扶”等特色鲜明的书记项目与实践教育活动。学院党建工作连续3次获得校“先进分党校”,4次获得校“最佳党日活动”,生命基地支部获得省“样板党支部”,在2017年党建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贯彻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专业入选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严把研究生培养质量。98个项目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工程立项; 6门课程获批校全英文课程建设,3门课程获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获省优博3篇,省优硕7篇,校优博优硕58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搭建专业实践平台,重视以文化人,学生团队获iGEM等国际专业比赛获奖10次,省级以上奖励10次;学院升学率达到61.3%,其中中科院系统52人、“985”高校209人、“C9”高校140人。学院获得省“五四红旗团委”等集体荣誉10余次。

加强学科建设

制定落实学院及生物学学科的“十四五”规划,推进生物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建设发挥支撑作用,学院发表SCI论文为我校7个学科进入ESI1%或前1‰作出重要贡献,微生物学科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ESI1%行列的微生物学科(学院贡献居全校第一),我校生物学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2022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生物科学全国17名。

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2012年以来新进教师43人,其中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优秀青年教师、师资博士后和钟山青年研究员30余人,张水军、谢彦杰获得国家四青人才称号、新增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省杰青、优青各1人。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六大人才高峰” 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第三层次各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骨干教师3人、钟山特聘教授、钟山名师各1人、大北农青年学者奖1人;36人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正高级9人、副高级27人。建立教师进修、培训等制度,有70余人次的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深造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青年教师交流,举办3期学院青年教师学术论坛。

重视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

建成《植物学》《不同生态区生物学野外实习》等 4门国家级一流本课程和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出版《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10余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重点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教材建设成果斐然。

依托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一批优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建成了“三层次、五平台”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创新“虚实互补”的实践教学模式,显著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举办“第一届全国生物类虚拟仿真资源建设研讨会”,建成“江苏省生命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和“全国生物与食品类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联盟”,辐射示范效应显著,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中新网等媒体相继报道。

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召开学院学术年会、青年教师课题申请评议会等,积极动员、指导教师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立项经费实现逐年增长。

近十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项目2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到账经费约2.56亿元,共发表SCI论文1161篇,其中IF5的论文23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0项。王伟武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蔡刚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2篇,朱军、钟增涛课题组、郑录庆课题组、梁永恒课题组分别在《PNAS》、《The Plant Cell》、《PLoS Genetics》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法国“液化空气科学奖”科研奖励。组织“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成功申报入选我省唯一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推动江苏农业微生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利用中心平台建设,获得胡广杰副省长重要批示;重大科研项目实现突破,2个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