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植物实验本科生党支部“耕耘农情”培育项目

作者:农学院、党委组织部来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专题网站发布时间:2022-09-23

金善宝先生曾任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南京农学院的院长,对南农的复校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缅怀先生的伟绩,我校先后设立了金善宝先生铜像、金善宝实验班、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金善宝奖学金等。金善宝先生作为老一辈的农业家、教育家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学习。农学院植物实验专业党支部是由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类)学生组成,肩负传承、弘扬“金善宝精神”的重要任务。

南农建校120年来,作物学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为我国三农事业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支部计划在传承和发扬好金善宝精神的基础上用两代南农人的对话,用历史复刻的形式通过老教师亲口讲述,回顾老教授从事农业研究的初心,以生动而实际的故事强化学生“强农兴农”使命担当自觉性。

植物实验专业党支部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过程中,严格对标“七个有力”,创新工作机制、载体与模式,结合专业特点与学院一流学科优势,以“金善宝精神”传承为起点,接续“作物学老教授精神”挖掘与整理,打造支部文化育人品牌“耕耘农情培育”项目。持续提高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全员育人的广度、全过程育人的深度、全方位育人的厚度,发挥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排演《金善宝》话剧,启蒙三农情怀

支部致力于农情文化的培育与农情文化的传播,创新“串线式、编织式和麻花式”支部学习金善宝先生事迹模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面面相聚,切实提高党员教育成效。充分利用活动室、《金善宝》话剧团等小阵地,见缝插针,用足用活“边角料”时间,开展串线式金善宝先生事迹整理、学习,做好接力分享与细节补充。


支部自2018年计划排演《金善宝》话剧以来,组织线上、线下金善宝先生事迹学习72次,走访金善宝故居1次,以支部为中心辐射全院同学招募演员4届合计63人,在全校范围内公演9次,累计观众3000余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金善宝》话剧也获得了教育部关工委2020年优秀舞台剧荣誉,《金善宝》话剧演员的30名毕业生中20余人推免、考研成功,继续从事农业研究。

接续农业情怀传承,打造“耕耘”文化项目

作物学是我们南农成立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学科,在南农校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拥有众多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教授,为我国三农事业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支部在传承和发扬好金善宝精神的基础上,采取一对一访谈形式,用两代南农人的对话,用历史复刻的形式通过老教师亲口讲述,以“记录者”的身份,讲述曾亲身经历的南农大事件,带领后辈学子共同回忆复校以来南农所经历的光荣和坎坷,以“分享者”的身份,回忆在南农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以个人经历折射南农变迁,以“传承者”的身份,手写一段赠与青年学子的未来寄语。融入对南农精神的理解,表达对南农未来的期许,以生动而实际的故事回顾老教授从事农业研究的初心,强化学生“强农兴农”使命担当自觉性。

支部自2021年计划实施此项目以来,组织支部同学学习、分享目前登记在册的退休老教师事迹112位,根据搜索的材料形成访谈提纲与文稿共计8份,线下采访老教授4人,线上采访1人,整理文稿事迹5份,形成视频材料5份。

支部成员也在系列文化项目的感召下深化了农业情怀与奉献、责任意识。2019年支部书记王宁,在疫情爆发后,积极主动牵头响应助力春耕的号召,云组建春耕援助团队,就近就便、线上线下助力春耕帮扶;支部成员曹煜借助暑期实践契机,线上组建“我为农产品代言”直播团队,号召同学们用专业知识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新华网、南京电视台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媒体报道。

植物实验专业党支部自双创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夯实理论、探索品牌、发挥作用的目标,,始终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做好自身支部建设的同时,结合所学专业,紧跟乡村振兴等新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在实践应用中打造专属于党支部的特色品牌项目,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同学们,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支部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此同时,也通过文化项目的拓展与创新不断激发成员的活力,提高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养农科党员的三农情怀。接下来,支部将继续坚持优化原有品牌,积极创建特色品牌,提升育人的实效,扩大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带动、辐射、引领其他支部、群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