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新京报】从蕨菜、菊花、枫香树入手 贵州小山村开启被帮扶的振兴之路

2024-05-10 来源:宣传部 作者:新京报:周怀宗 图片:

从一个村庄开始,到十个村庄,再到无数个村庄。示范与提升,不断改变着更多的村庄。而持续不断的坚持,是帮扶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一场新雨之后,满山的蕨菜又长了起来,三三两两的村民,背着竹筐走进山林,在草丛中、树林下,寻找鲜嫩的蕨菜。穿过山坡的公路旁,有人在这里放了编织袋,已经装满了蕨菜。

每年春天,村里的加工厂都会无限量收购蕨菜。这种大自然的馈赠,每1斤都会给村民们带来1块1的收入。而每一个蕨菜发芽的春季,兰山村的村民们,都会增加近百万的收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千万工程”是一场二十年久久为功、持续努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创造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而就在贵州麻江县,同样有一个十余年不间断、久久为功的乡村建设故事正在延续。兰山村,正是这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工程中,被改变的村庄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春春表示,十多年间,从“蹚水过河”到“精准绣花”、从“大处写意”到“工笔刻画”、从技术输血到激发造血、协助延长产业链。南京农业大学把专家科研试验田、立德树人大课堂、挂职干部历练主战场搬到麻江,从田间一线、产业实效、百姓口碑中检验一流大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成果,勾勒出了一个大学与地方协作、从助力脱贫到共赴振兴的高校样本。


4月11日,贵州麻江县兰山村后的山上,采蕨菜的村民。受访者供图

在黔东南,开启乡村的变迁

4月11日下午,兰山村村民开始上山采蕨菜的时候,返乡创业的鄢永猛,刚刚走进他的花圃。这座20多亩的基地中,月季刚刚开放,菊花一片葱绿,花圃中还有牡丹、芍药、百合等。2023年,鄢永猛得到南京农业大学支援的各种苗木,养成后,卖了36万元左右,其中,仅1亩菊花就卖了4万元。

位于黔东南麻江县的兰山村,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这个1000人的村庄,耕地很少,山林居多,农民多以务工为生,集体收入曾经为零。但实际上,村里的资源并不少,山林里长满了野菜、中草药,但村民们无力将资源变成收入。

“村里留守的老人,牵一头牛,在山坡上一待就是一天。”兰山村老支书陈启华说。陈启华从1993年开始当村干部,1999年当村支书,经历了兰山村从脱贫到振兴的全部历程。

2012年11月8日,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对口麻江县,开启了一场超过十年的帮扶。

2018年,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第一书记汪浩进驻兰山村,请来了食品科技学院的专家团队,为兰山村寻找发展思路。而最先被发现的,就是山上的蕨菜。

“蕨菜漫山遍野都是,可是没人收,就是野草。”陈启华说。

专家团队带着陈启华,三次去安徽,寻找当地加工企业,到兰山村收购蕨菜。2018年,村里建起了简易的初加工体系,其实就是一口大锅,烧开水烫一下,打包后由企业运走。企业收购每斤1块钱,但对村民来说,除了花费人力,完全没有成本。满山遍野的野菜,在这个春天,变成了真实的收入。

村民将采集的蕨菜送到加工厂。受访者供图

蕨菜只有春天可以采摘。在麻江,每年3月到5月,都是最佳的采摘季节。两个月的时间里,村里可以卖出七八十万斤,最多的时候,接近百万斤。这意味着,村民们每年春天都可以获得接近百万元的收入,而村集体则能得到企业每斤1毛2分钱的利润分成。

回山村里,重新出发的人生

2021年,一笔85万元的帮扶资金,进入了兰山村,在兰山村建起了真正的蕨菜加工厂,流水线的漂烫、拌盐、晾晒之后,再从村里运走,不去采蕨菜的村民,可以在加工厂干活,每天收入150元左右。

2023年,一个新的冷库在兰山村建成,这意味着,村里有了长期储存的能力。按照专家团队的规划,从初加工到精加工,再到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开发更长的产业链条。兰山村的产业,不会仅仅停留在初加工的阶段,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这里会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现代农业产业的村庄。

也是在那时候,回乡创业的鄢永猛开始有了新的尝试。鄢永猛曾长期在江苏的苗圃打工,培育各种景观绿化的苗木,他觉得,同样的生意,在兰山村也能干。

兰山村多山地,土地贫瘠,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过去村民们种植玉米,亩产只有七八百斤。和动辄上千公斤的大平原相比,这里的玉米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仅够村民们自己养点禽畜所用,但山地恰恰适合苗木的生产。

流转土地后,鄢永猛种植了红枫等各种景观苗木。随着苗木的成长,收入渐渐提升,而苗圃雇佣的村民,则为留守的老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2022年,在帮扶专家的建议下,鄢永猛开始尝试种植各种花卉,“当时专家说,我们这里四季常绿,可以尝试种点彩色的花卉,一方面销路会更好,另一方面,也能让村庄变得更美。”鄢永猛说。

鄢永猛会种树,但没种过花,而且刚刚有起色的苗木生意,不足以支持他进行更多的尝试。为此,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为他带来了5万元的资助和优质的花苗。比如,一种名为南农金菊的食用菊花,比金丝皇菊稍小,但更立体,是做菊花茶的优质原料。2023年,鄢永猛尝试种了1亩,仅这1亩,就卖了4万元,是玉米收入的数十倍。和他原来种植的景观树苗相比,生产周期更短,资金回收也更快。2024年,鄢永猛的花圃已经扩展到20亩,就在这个春天,他还打算继续扩大面积。

一朵菊花,改变一个村庄

鄢永猛种植的金菊,不仅在兰山村有。在另外一个村庄卡乌村,已经成为了真正改变村庄的新产业。

4月12日,位于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外的山坡上,一个500亩左右的菊花园里,工人们正在为菊花育苗。

一栋玻璃温室中,57岁的杨静和61岁的熊芳英蹲在地上,将菊花苗的茎尖采下来,每100株打一小捆。这些茎尖,在经过浸泡消毒后,会扦插在育苗盘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生根、生长,长成适合栽种的幼苗。

在菊花园里育苗的村民。受访者供图

这是个细致活儿,非技术娴熟的老工人不能胜任。但对在这座菊花园里工作了多年的两人来说,这份工作并不难,只是耗时良久。整个春天,这座育苗的大棚中,大约要培育1000万株菊花,每一株,都要他们人工掐尖、栽种,培育。

菊花园建设于2016年,由麻江县政府主导,拥有世界最大菊花种质基因库的南京农业大学菊花团队帮扶指导,通过企业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经营。最初的规模只有200亩左右,全部是流转自卡乌村。

南农大挂职干部、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邵士昌介绍,菊花园原本是当地改变低效农业种植模式也是发展农文旅结合产业的探索,八年来,这里屡次扩展,如今已有500亩园区,园区中的花卉品种,目前也发展到1000多个,每年菊花开放时游客如织,最多时,每天有三四万人入园观赏。

菊花园带来的收入,不只有门票,更多是对周边产业的带动,在卡乌村,每年菊花园开放时,都有许多村民摆摊、务工,或者在旅游大潮中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卡乌村村支书李次彬介绍,菊花园所在的地方,是一片山坡地,原本以种植玉米为主,几乎没有效益。但流转土地后,村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务工收入,以及开园期间做生意的收入,每天数万人的流量,对一个村庄来说,无疑是一场天大的机遇。有村民在菊花园的经营区摆摊,仅卖当地小吃,一天的营业额最高就可以达到近万元。园区周边的橘子园里,农民的橘子在地头就能销售一空,价格比市场上贵近10倍,市场上卖5毛钱1斤,但采摘园里,可以卖到四五块钱1斤。

千年传统,正在焕发新生

卡乌村是一个传统的民族村落,苗族人口占90%以上,村寨临河而建,保存着众多传统的苗族木结构建筑。和闻名遐迩的千户苗寨不同,这里几乎没有被商业化改变,古老的村落中,人们依旧过着传统的生活,但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观念,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远眺卡乌村苗寨。受访者供图

李次彬正在打算扩大村民的民宿产业,在山麓水边,打造8个透明的玻璃民宿。同时,重新整理村庄,种植花卉,让传统的苗寨变得更美,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村庄,留在村庄。

在黔东南的深山大泽中,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仍在等待开发的文化瑰宝。在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龙全成和妻子曹顶秀正在尝试把传统文化变成乡村振兴的新产业。

龙全成和曹顶秀,都是国家级非遗枫香印染的传承人。2002年,他们结束了在外务工的生涯,回到村里,开起了一个枫香印染的小店,为村里和周边的人们提供各种民族服装。

枫香印染是利用当地枫香树的树脂,混合牛油,在自织的白布上作画,再用板蓝根制成的燃料进行浸染,经过多道工序制作成印花布料的技艺。对龙全成和曹顶秀他们来说,这其实是他们从小学习的生活技能。曹顶秀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当地人家家都会做,但后来,随着市场化对乡村的改变,人们逐渐不再自己做各种手工的纺织品,这也是他们夫妻最初开店的原因。尽管自己做枫香印染的人越来越少,但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对传统的民族服饰,仍然有需求。

曹顶秀在自家商店的橱窗后,制作枫香印染纺织品。受访者供图

最初,他们制作的纺织品价格很便宜,一件成年人的衣服,不过卖几十块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村庄,这个大山里的手工艺品,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有人专门走街串巷,收购村民们自制的作品,带到大山之外销售,还有人把枫香印染的作品,卖到了国外。

2021年,在河坝村任第一书记的陈宏强,觉得应该让大山里的传统文化走出深山,走向更大的市场。

陈宏强觉得,传统技艺要适应现代市场,就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为此,他帮助龙全成建立公司,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制作各种枫香印染的作品,通过公司统一销售。如今,一个10厘米左右的手工枫香印染作品,可以卖到数百元。就在2023年,龙全成公司的销售额超过30万元,常年有200个左右的留守妇女,在照顾老人孩子的闲暇,制作各种枫香印染的作品,收入高的每年过万元。

村庄之变,仍在不断辐射

从一个村庄开始,到十个村庄,再到无数个村庄。示范与提升,不断改变着更多的村庄。而持续不断的坚持,是帮扶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邵士昌介绍,仅在过去五年中,就有100余批次、450余人次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长期驻扎在麻江县的各个村庄,连续不断地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如李刚华的水稻产业,如今已经在麻江县乐坪、河坝、高枧等多处引种试点,建立锌硒米高产种植示范基地12个,种植面积5000余亩,辐射麻江县水稻种植面积超10万亩次。

彭益全是最新一批的驻村第一书记,他驻村的高枧村,也是十多年前,第一批到达麻江县的南京农业大学帮扶专家驻村的地方之一。

一百多年前,这个村庄曾经走出过一位名扬四海的状元,因此也被称为“状元故里”。但 当时的高枧村,面临着人口流失、产业匮乏等多重困境。

十多年前,刚刚走进大山的专家学者们,其实并不真正明白,到底该如何让一个贫穷的山村摆脱贫困,走向振兴,他们一点点探索,寻找所有可能改变乡村的方法。

高枧村第一书记彭益全介绍山顶牡丹园。受访者供图

十多年后,高枧村在当地全力打造和专家团队帮扶下,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旅游村,更多的村庄在不断更改,更多的方法逐渐成熟。借助文化资源,村里打造了多种业态,还建设了百亩山地精品果园,引进优质的柿子树和梨树,如今,彭益全正在帮助村里建设一个新的花海,以月季、菊花等形成四季花海,想要把游船开进村里,让文化、农业和旅游的产业链条更丰富、更多元,吸引更多的游客。

彭益全则在思考,怎样才能进一步丰富村里的业态,让振兴之路走得更远,或许这也是千万工程所带来的思考和经验。发展之路永无止境,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仍然有许多等待克服的困难。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只是说过去,也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原文链接: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15165358129965.html?shareuser=156957615812040




审核: 王璐 许天颖

校对:裴古丽

编辑:王子睿

阅读次数:2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