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
大型融合传播行动
《田野春动能:发现农业新质生产力》
走进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
共同探访春耕里的
农业新质生产力!
报道在央视新闻频道、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央视频并机直播,
当天央视新闻频道浏览量330.9万,
除总台央视新闻、央视频平台,
央视三农、主播说三农传播矩阵,
包含环球时报、抖音、快手、B站、
微博、爱奇艺等超30家外部平台同步直播,
全网播放总量达882.1万。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团队
30载绘就生机盎然春耕图景、
解锁丰收“粮”方,
让“科学种田”从梦想照进现实。
南农向“新”!
智慧农业团队
如何汇聚田野“春”动能?
来看央视报道
“慧”耕“慧”种
绘制别样“春耕图”
作为一个大田生产者,智慧云平台能够给我提供怎样的支持呢?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朱艳教授:
我们研发的云平台具有综合性的功能,比如数字农田、农情监测、处方设计、作业管控、模拟预测、农技服务等等。在数字农田部分,农户可以足不出户就知道他家的农田在哪里、面积有多少、土壤状况如何、历史种植情况等,都可以一目了然。在农情监测模块,我们可以利用传感器、无人机、遥感影像等实时动态监测农作物的长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处方设计的模块,根据作物需要定量为农作物设计施肥、灌溉、喷药的处方。最后我们把处方送给智能化的农机具,农机具就可以根据处方到田间精确作业。
田间有“耳目”
云端有“大脑”
农业生产正“上新”
我们田间有了“耳目”,云端有了“大脑”。在您看来,数字化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朱艳教授:
集中体现在田间管理的“提质增效”。过去一个农户只能管一两亩地,现在一个技术员搭配上系列设备、结合后台的“智慧大脑”,一个人可以管一百亩甚至两百亩以上的农田。
交叉融合培养人才
让农业科技
“从田间来 到田间去”
南京农业大学在培养交叉融合人才方面,现在有哪些举措呢?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朱艳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现在组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智慧农业创新团队。这个团队长期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前沿,重点围绕智慧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产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来服务国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深化新农科专业建设理念,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在全国率先构建了智慧农业本硕博贯通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顶天立地的智慧农业接班人。近期,南京农业大学也在考虑,如何集中全校在智慧农业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智慧农业学院,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引领全国智慧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努力建成智慧农业创新成果产出和新型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引擎。比如这位就是我的博士研究生王偲媛同学,她就是我们智慧农业交叉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典型代表。
“数字农田”春耕忙
天空地一体化全过程精细化监测
这两台机器传回的实时数据,我们怎么运用?农户怎么利用它来增产增收?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
执行院长 汤亮教授:
刚才我们利用无人机的多光谱系统采集的光谱数据,结合我们的氮肥管理调控诊断模型,生成了氮肥施肥量的分布图。把分布图输入到无人植保机中去,就可以变量施肥了。
“数字农田”会说话
耕种精准“开处方”
有了“施肥处方”,就能“因苗施策”,每一株麦苗都能得到不一样的照顾。除了处方设计之外,我们的“智慧农田”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
执行院长 汤亮教授:
除了处方设计之外,我们智慧农作技术还包括几个方面,比如农田数字化、农情监测诊断、农机作业管控等等。整个技术可以为小麦生产的绿色化、智慧化、科学化作出有效支撑。
春耕密码“云上见”
耕种管收“一键达”
这样的“智慧农田”,已经有很多科技“加持”。但对于很多小农户来说,存在成本偏高、操作难度较大的难题。科研人员在研发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并且研发出了“便携式作物生长检测诊断仪”。只需轻松操作,就能获得两个“植被指数”,帮助农户开具“处方”精准施肥。
这套设备也被南京农大的和专家和教授们推广到了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家,为当地农业生产带去中国智慧。
融合人才“慧”耕“慧”种
为传统农业添动能
作为交叉学科的融合人才培养的代表,你觉得你有哪些交叉、有哪些融合?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团队
博士研究生王偲媛:
从我的角度看,农学专业和很多人想象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是不一样的。以我自身为例来说,我本科学的是农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智慧农业。我们这个专业除了掌握农业科学知识,还要学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在实践环节,我们还要下地开拖拉机、在天上飞无人机等等。因此,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是农学人里最懂信息技术和和工程技术的。
对于未来从事农业产业,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希望能够贡献什么样的力量呢?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团队
博士研究生王偲媛:
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我们团队构建的作物生长模型,来预测全国粮食生产力和其产量差,并为不同地区提出缩小产量差的技术措施。未来,我希望将这些定量化的技术措施传输到农机装备上,让农机能够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的精准作业。未来中国农业会朝着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作为“新农人”,我将会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奋斗在现代农业一线,为传统农业注入青春动能。
视频链接: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m000083tjx1&ptag=4_2.9.0.23399_w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