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直面难题 让果农用上新技术

时间:2023-03-17浏览:1570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中的这一句,让我印象深刻,农业现代化正是我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

我国是梨的起源地,也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长期以来,梨的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研究相对滞后,成为新品种创制和产业提升的“卡脖子”难题。

20年前,我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梨课题组工作,从事果树资源评价与利用、基因组与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并作为国际梨基因组和变异组研究计划的第一执行人,绘制了全球首个梨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图谱。

紧接着,我们启动了梨的重测序计划。按照设想,完成这项工作大概需要一年时间,可执行起来,却远比预料的漫长,一奋战就是近8年。

作为多年生且高度杂合的果树,梨的遗传特点缺乏可参考的模型。有专家提出,我们研究样本中东西方梨的样品量相差悬殊,会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有人提议先投稿试试再说,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扎实可靠,如果自己都觉得有疑虑,怎么让别人信服?

为弥补这一缺陷,我找到美国访学时的合作导师,请他从美国种质资源圃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西洋梨野生资源样品,增补到我们的研究中。终于,我们成功揭秘了东、西方梨两大种群的独立驯化事件,并第一次从遗传水平上解答了两个种群在果实品质等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

我们还很重视梨的品种资源收集和评价,通过对800多份梨品种资源的分子评价,构建了我国首个梨品种指纹图谱数据库。同时,结合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评价,发现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基因,为梨的品种改良和创新提供了优异资源和亲本材料。

从田间地头发现问题、了解产业需求,回实验室破解卡点堵点,只有直面产业一线的棘手问题,才能更好满足国家战略和社会所需。

近年来,我还带领江苏省梨产业体系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产业技术需求调研,指导全省范围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推广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技术服务,累计培训果农和技术人员1万多人次。

“咱们的梨好吃好种,不愁卖。”每次看到栽培新品种、用上新技术的果农笑逐颜开,我的心里都特别舒坦。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张胜、王建宏、张文攀、张士英、苏雁、李晓东、周洪双、王斯敏本报通讯员孔婷婷、王锡彬)

原文链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d8e2b641e9a8458194b10a4da74ca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