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其中,由南京农业大学建设的江苏江宁水稻科技小院和江苏湖熟梨科技小院位于我市江宁区。
科技小院,科技含量几何?如何发挥培养高层次人才、带动乡村振兴的大能量?6日,记者实地探访这两个科技小院,探寻小院能量密码。
围着农民转,科技小院设到田间地头
秋收如火如荼,而位于南京未来科技城上秦淮片区的200亩稻田内却是一片静悄悄。这片稻田是江苏江宁水稻科技小院示范田,由张连根开展订单种植。
秋收大忙时节,为啥这里静悄悄?原来,张连根家的稻田连接了江苏江宁水稻科技小院“智慧稻作”系统。该地块在专家指导下,全程高科技赋能:移栽秧苗时使用无人插秧机作业;生长期间,水稻长势、病虫害等农情可以遥感监测;成熟期,技术人员使用无人机作产量品质预测分析。“科技小院的专家提醒我,目前稻田还没到最佳收获期,建议趁天气晴好再养一养。”张连根笑着说。
张连根提到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江宁水稻科技小院建于2019年,设在上秦淮片区农田周边,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作物学国家一级学科负责人朱艳教授带领团队12名教授、副教授等专业技术人员,围绕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农作处方数字化设计和农田管理精确化作业3个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开发,并为张连根等农户提供相关科技服务。每逢水稻生长关键期,朱艳及其研究团队都会来到小院,指导常驻于此的20多名研究生进行采样、实验、跟踪并记录水稻生长发育过程。
记者查询发现,科技小院最早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当时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张福锁院士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生产一线,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农民。后来当地老百姓说他们把科技带到了农家小院,管他们住的农家小院叫“科技小院”,“科技小院”由此而来。
“‘科技小院’连接科研与生产,更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小军说。
带着农民干,前沿成果无缝对接转化
科技小院让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走向田间地头,直接推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迅速就地转化、开展应用。
在江苏湖熟梨科技小院,108亩的梨园中收集了全世界22种、1400多份梨种质资源,示范展示了当前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平棚架、Y字形及篱壁式等现代栽培模式。以此为基础,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科负责人张绍铃教授带领下,在此积极开展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研究。在这里,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个梨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培育出新品种“宁酥蜜”及其他5个新品种;率先研制出“梨树液体授粉”新技术,该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可以将授粉效率提升90多倍……
该梨园种植户崔艳波今年40岁,是一名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科技小院专家的支持下,第一个应用“梨树液体授粉”技术。据他介绍,一直以来,受限于梨树自交不亲和的特性,即同一品种梨树之间不能自交,因此传统梨园要么选择人工点授,要么选择不同梨树品种混合种植,费时费力。有了“梨树液体授粉”技术后,崔艳波为一亩梨树授粉只需短短10分钟,而此前采用传统技术需要十多个小时。
新品种、新技术加持,崔艳波种出的梨子品相、口感在南京地区独树一帜。多年来,他家引种的由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夏露、夏清、宁酥蜜”新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果园年销售梨果20万斤,“金陵脆梨”品牌快速打开市场。
在崔艳波带动下,湖熟当地4名种植户加入梨树种植产业,累计开发种植100多亩梨园,当地梨产业进一步壮大。
探索振兴路,期待改变“学农不务农”现象
科技小院的设置,未来将有力引导高层次应用型农业人才扎根农业农村。刘小军表示,科技小院的设立,首先将改变农业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小院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将破解我国农业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发展痛点,既提高学生吃苦耐劳、沟通表达的素质,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小院改变的不仅是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它还将向农业人才直接展示农业农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0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崔艳波应聘到连云港一家企业做技术指导。2016年,他和妻子决定回归农业,于是来到湖熟从事梨树种植。他介绍,一直以来,农业专业人才毕业后继续从事农业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到农业一线的更少。以他这届学生为例,如今还留在农业相关行业的只有半数左右。因此,当时家人朋友对崔艳波的选择都表示费解:好好的白领不当,为啥回到农村种地?崔艳波用自我发展回应了质疑——经过两年的基础管理,第三年梨园挂果10万斤,如今更是翻番,年销售额增长至150万元。
“崔艳波的例子告诉大家,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张绍铃介绍,过去,“农技人才荒”一直掣肘乡村振兴,农科毕业生很多不愿去田间地头,“学农不务农”现象突出。如今,科技小院模式为乡村带来的正是科技和人才两项最宝贵的财富。“科技小院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实地解决农业生产需求,有力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他们也能近距离观察这些年中国农业农村的巨大变化,发现农业农村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将促进更多人才留在农村、建设农村、振兴农村。”张绍铃笑着说。
原文链接:
http://njrb.njdaily.cn/html/2022-11/08/content_55_6338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