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大手牵小手”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 育人同心圆越画越大

2022-09-28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张嫦娥 王璐 郑颖 图片:王爽

9月27日下午,“大思政课”建设推进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来自三所学校的思政课老师的微课分享,打开了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研讨会的“话匣子”。

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赵玉蓉,省乡村振兴局综合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陶有长,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副书记、副校长张遗民,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副校长丁前兰,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春春、副校长董维春出席活动,三所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活动。会议由王春春主持。

王春春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中小学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使命,“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思政教育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思政课开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的现场、开在博物馆、纪念馆,在实践育人中推进思想价值引领和家国情怀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先要认识、尊重、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共同目标任务;要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立足不同学段特色做到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弥合各阶段教学跨度问题,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成效。三所学校可立足本校特色载体,积极挖掘社会资源,统筹规划各学段教学实践的目标设计和内容衔接,通过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隔膜,构建更加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教授从不同学段思政课共同关注绿色发展主题展开,指出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课程设计既有效对接又各具特色,生动呈现了what-why-how的教育认知过程。他以农业文明的发展为例,指出产业革命、科技进步帮助人类走进了现代农业阶段,但随之带来的人口激增与增长极限,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也成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大思政课”要从童年、少年、青年阶段帮助学生更好贯彻知识体系、拓展哲学思考,通过统筹设计、科学规划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赵玉蓉对三所学校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实践表示肯定。她指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和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要厘清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了解一线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困境,要积极运用校内外各类资源,针对不同学段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建设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协同推进,促进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特色育人载体、社会实践基地等各类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丰富育人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陶有长在发言中表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打造服务“大思政课”教学的优质平台;强化研究引领,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善用特色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推动乡村振兴实践全方位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陈思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题,从感知美好生活、对比发展变化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保概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李于竹带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课程展示,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致富道路的案例对照引入,带领学生了解绿色发展道路,在生活中践行绿色行动。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金明分享了微课《心怀国之大者 践行绿色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树立绿色发展意识、要实现绿色发展行动、要赢得绿色发展支持,积极投入到绿色发展潮流与伟大实践中!”

  

30余位省内教育专家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围绕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边界壁垒,弥合不同学段衔接性、贯通性不足的有效路径积极研讨,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问题、找思路、想办法。

研讨会前,举行了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会前,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高媛,农博馆讲解员、人文学院郭云奇博士结合农博馆各展厅主题和主要展品,将“农业起源”与文化自信、“精耕细作”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与制度优越、“重农固本”与科技兴农、“农村生活”与乡村振兴等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中华农业文明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沉浸式现场教学带领大家深切感受“大思政课”的独特魅力。

审核:屈勇 赵烨烨

校对:葛焱

编辑:谷雨

阅读次数:305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