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中国江苏网】探访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大思政课”基地:览尽器具演变,探寻文明光辉

2022-09-12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喻婷 胡秋阳 图片: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催生了先进的农耕经验与技术。日前,全国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公布,坐落于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的“江苏省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的实践教学基地。

近日,记者探访了该博物馆。馆内上千件文物、标本和珍贵农书依次陈列,俨然一场跨越时空的农业演变史,让记者感受到一堂“大思政课”的独特魅力。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田埂草木茂盛,千余位先民在洼地小道间根除杂草、翻松土壤,共同开垦田地。先秦《诗经》生动描绘出一场浩大的农事活动,令时间洪流后的人们窥见中华农业文明灿烂辉煌之一隅。

原始农具

“2004年,博物馆正式开馆,展陈面积约有1500平方米,是我国高校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卢勇教授介绍,博物馆以中国农业起源为起点,以科技发展为主线,系统展示了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演变过程,农业制度、农村经济和农业文化贯穿始终。

各类石斧

从长江中下游先民驯化野生水稻到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斧,从原始的木耒石锄到后代的铁犁牛耕,伴随古人智慧的积累,我国逐步形成一套顺应自然天时的传统农业体系。而在漫长的农业演变史中,不少保留下的农业实物和农书成为不同时期农业文明的光辉见证。

汉代铁鏊

布满尘土的表面、圆盘式的器身、三足分立的结构,这件出土于汉代的“铁鏊”正是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一件镇馆之宝。“鏊,面圆而平,三足高二寸许,饼鏊也。”作为古老炊具的铁鏊主体为平面圆形、中间微凸,古人将柴火放在锅底加热,再将和好的面团平摊于表面,算是早期的“煎饼锅”。铁鏊的出现,证明古人在饮食制作方法行的进步与丰富。直到今天,我国多地仍能见到和铁鏊相似的烙饼炊具,无论是使用方法还是名称,都保持高度一致。

《齐民要术》藏本

“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保证农业稳定是古代执政者稳固家国的有力条件,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时,农学家们各处走访,总结前人经验并记下当时的农业实践,汇集成册。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北魏及其以前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所积累的农学知识及农业生产技术,是一部集大成的、体系宏大完整的农学巨著。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内收藏的明代嘉靖马直卿刻本十分珍贵,全国仅有两套,而馆内藏本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卢勇介绍,中国留存至今的古代农书约有四五百种,《齐民要术》上承《吕氏春秋》《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农书的总体农业概论,又因系统性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技法、食品加工和野生植物利用等知识,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后世的《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等著作均受其影响,“在整个中华农业发展过程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清代《授时通考》

目前,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内历代的石、铜、铁制系列古农具达1000余件,原版古农书346部3000余册,还有众多古代农业作物和动物标本、中外农业土壤标本,真实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成就。

除古代农业器具的展示,博物馆内也陈列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和农业文化遗产。作为里下河腹地特有的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是先民为抵御洪水,在湖荡沼泽里垒土成垛的小块岛状农田,四周临水、各不相连。2014年,兴化垛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除了农业技艺,兴化垛田具有很高的自然和人文价值,能够结合多方面产业融合发展。”卢勇认为,兴化垛田的发展契合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成为现代高质量农业发展的缩影。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同样是博物馆的重点工作。卢勇说,博物馆开放至今定期召开座谈会和交流会,同时积极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接待超过20000名中小学生,南京农业大学还组建约20人的大学生志愿讲解团,专门为广大中小学生讲解农业历史与发展。“借助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实景展示,学生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农业的辉煌历史和成就,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兴趣。”

2015年,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经过升级改造后,采用多媒体影像和半开放式的展陈方式,方便广大参观者和本校学生近距离接触农业“脉络”。“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对参观内容做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与思考,挖掘农业发展背后蕴含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同时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面。”卢勇说。

原文链接:

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01166a4745744b46bdaf900b32795c42/ObJjiKpSYngtkXdk/1&app=

审核:许天颖

校对:俞佳宁

编辑:田相洁

阅读次数:20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