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荔枝网】功能性大米、菊花衍生品、濒危植物.....南京农业大学启动系列科普活动

2022-05-22 来源:荔枝网 作者:徐华峰,王健安 图片:

5月21日至28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天(5月22日),南京农业大学启动了系列科普活动,展示了南农大多年来的科研成果,功能性大米、菊花衍生品、高产大豆,还有濒危植物石斛等一一亮相。

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大米 

“宁香粳9号”,是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品种,既柔软、适口性好,还有韧性,米粒外形更亮更美观,获得了全国“新米”品鉴大会金奖。前不久,“宁香粳9号”在海南通过了高质高产示范方验收,亩产587.5公斤,创造了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一种低谷蛋白大米,这是万建民院士团队历时二十多年培育成功的功能性大米,平均谷蛋白含量仅为2.1%。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江铃介绍:“这种低谷蛋白的,不仅是肾脏病人食用,而且这种米是慢消化的,对一些肥胖的,想减肥的病人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病人,这些慢性病的保健专用的产品,这些产品对一些特殊人群,还是需要的。”

振兴乡村的菊花衍生品 

菊花,能赏,还能喝、能吃、能用。南京农业大学的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现存有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其中由南农自主培育的造型、颜色各异的菊花新品种有300多种。南农打造的菊花产业,不仅在脱贫攻坚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也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

“现在配合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菊花产业链的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是通过菊花天然成分,比如说菊花精油萃取,开发菊花衍生品,菊花面膜、菊花洗发水等等。通过这些产品研发,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南京农业大学菊花课题组博士周李杰说。

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豆新品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年总需求在1亿多吨,但每年超过80%需要进口。南京农业大学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是农业农村部设立的12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近年来,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师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大豆育种工作,先后选育适于南方、黄淮南部及东北地区等,粒用、菜用、休闲用大豆新品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5000万亩。

“南农系列的新品种,第一是产量有提高,第二品质改善,像我们培育的南农43,它的大豆异黄酮含量比较高,是普通品种的两到三倍,可以做保健品专业豆。还有我们培育的南农9910,它是豆浆专用豆。”南农大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办公室主任孙磊告诉记者:“每年我们大概都有五到六个新品种出来,长江流域的,有南农66、南农48、南农50等一系列的品种,在市场上也有很大的推广。”

保护与开发利用国家濒危植物石斛

科普活动现场,南农大还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国家濒危植物石斛的科研成果。石斛是我国传统中医临床重要的药材品种,由于环境破坏、过度采挖、自身繁殖困难等原因,野生资源濒临灭绝。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南农大收集保存了152种石斛种质资源,建立了国内种类最多的石斛资源保存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向增旭介绍:“近几年,我们先后做了石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种苗工厂化生产,以及设施栽培,还有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研发工作,研究成果也先后在云南、安徽、浙江、江苏很多家企业转化落地,在实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的同时,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全国科技活动周内,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室、科研基地面向社会开放,不过因疫情防控需要,参加活动需要提前预约。南农大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道,科学普及是学校全面推进创新的重大任务,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的科普宣传、科普展示、科技成果品尝和种子种苗的发放等科普活动,不仅能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还促进学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科技产品出来以后,老百姓去品尝去观看,他们会有一些评价,将来我们在进一步的种质创新过程中,也会把这些老百姓的意见和反馈,作为我们下一步种质创新的需求。”

原文链接:

http://news.jstv.com/a/20220522/c404d869061044b184498db578b5bb96.shtml?jsbcApp=1

审核:许天颖

校对:俞佳宁

编辑:田相洁

阅读次数:18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