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南农召开应用和基础研究同步推进研讨会暨Cell论文发表交流座谈会

2022-02-22 来源:宣传部 作者:赵烨烨 图片:王爽

2月22日上午,学校召开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同步推进研讨会暨Cell论文发表交流座谈会。会议通过Cell论文成果分享,座谈研讨如何协同推进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产出更多的高水平论文并推动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校长陈发棣、盖钧镒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其荣院士、副校长丁艳锋、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甫宁、校长助理王源超出席会议。校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部分引进人才,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以及科研人员代表等参加大会。会议由陈发棣主持。

陈利根代表校党委对粟硕教师团队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围绕“形势”和“任务”对学校应用和基础研究同步推进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切实增强建设创新高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陈利根指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南农的必然选择,要牢牢确立科学研究的战略支撑地位,谋划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命题”。

二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陈利根表示,首先,要胸怀“国之大者”,抢占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的制高点。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行业特色鲜明、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服务“四个面向”为导向,精准对接2035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其次,要注重团队作战,切实提升攻坚科研标志性指标的核心竞争力。要以需求为导线,提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承担能力,要瞄准国家战略和创新链布局需求,夯实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要创新培育与引导机制,推动产出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再次,要注重人文关怀,积极营造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良好环境。

陈发棣在主持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及科研方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推动学校形成新的科研增长点,筑牢大项目、大论文、大成果的产出平台;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大项目、大论文、大成果产出平台的产出机制;三是积极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氛围,做好科研服务,聚焦“大师”和“大项目、大论文、大成果”,产出CNS等世界顶尖论文和重大标志性成果。

座谈会上,Cell论文主要通讯作者、动物医学院教授粟硕结合课题组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基于宏转录组学的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背景及最新前沿,从中国野生动物病毒宏转录组学预测家畜未病的视角介绍了此次《细胞》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成果。粟硕对学校、学院及同行专家、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能在流行病实际应用领域做出课题组更大的贡献。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其荣院士做题为《什么是大科研?如何做好大科研?》的报告。报告通过阐释科研的本质和“大内涵”,分析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关系。沈其荣认为,产生原创新思想是做好科研的关键,要从原创的现象中去凝练科学问题,提出原创性假设,通过验证假设,揭示问题本质。报告还对科研“大团队”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育种团队刘裕强教授、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周明国教授、梨团队吴巨友教授、动物传染病诊断与免疫团队姜平教授和菊花团队陈素梅教授,分别围绕各自团队的研究方向、科研情况、团队建设、产业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团队在应用和基础研究同步推进的经验和做法。

 

 

 

自由交流环节,盖钧镒、丁艳锋、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徐幸莲、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分别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应用等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审核:

校对:葛焱

编辑:胡晓璐

阅读次数:58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