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南农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2020-11-20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许天颖 赵烨烨 图片:受访者供图

1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第一时间传达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校上下加强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积极推进长江大保护相关保护研究工作,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与智力支撑。连日来,我校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畅谈新发展、新机遇。

南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邹建文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长江经济带发展,先后于2016年、2018年、2020年在重庆、武汉、南京三座城市亲自主持召开了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推动”“深入推动”演进到“全面推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视,彰显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战略引擎地位和全局示范作用。总书记在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始终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系统性、全局性和科学性,强调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诠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是目标。三者是辩证统一。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作为长三角地区服务于国家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一流建设学院,要全面深刻领会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服务目标,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南农方案。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欧维新教授表示,“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是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第一个主题,相比前两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总书记这次讲话更为系统地阐述了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充分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将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性的重要作用。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中生态安全是底线。科学评估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恢复力水平、生态系统恢复修复潜力和需求是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欧维新认为,目前可重点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生态格局优化、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自然恢复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城市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分析和判断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研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形成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提供科学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教授表示,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当前国内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抓手。通过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促进土地、资金、人才等现代化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长江经济带布局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群,城市群内部以县城为节点,构建城乡要素集聚和扩散的中转枢纽,成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内生动力系统,引领全国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经济管理学院巩师恩副教授认为,总书记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这是对长江经济带的新定位,赋予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既有绿色交通动脉和丰富的高教、科技、人才资源等要素,也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有效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就要建立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率的流动,通过比较优势促进合理有效分工,建立统一的高效率市场,形成发展合力。长江经济带中的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较为显著,在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要做好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经济协同:一是要研究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在全国经济中的发展定位,以及长江经济带中的各区域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位问题,这是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参与国内循环的基础;二是长江经济带构筑高水平开放高地,要研究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循环中的发展定位,以及长江经济带中的各区域如何整体有效、协同推进国际循环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史》常务副主编卢勇教授表示,历史与现实的经验表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一贯是相辅相成的,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首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做好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长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首先需要摸清家底,统筹考量,进行前瞻性布局,既要讲好长江故事,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又要以长江文化为平台,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长江文化走出去。

其次,在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需要做好多样性保护。在协调共进与统筹共管的高质量发展中药尽可能地保持长江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凝练出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点、线、圈,才会给我们塑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宜居长江经济带和润泽子孙后代的福祉所在。

第三,依托长江流域优秀农业文化遗产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要素流动的不顺畅,一直是城乡二元壁垒的突出体现,也是桎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可以推进生态宜居建设,可以借力传统乡村文化营造文明乡风,还可以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塑造农业品牌,以农旅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而形成新动能,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院长徐跑表示,多年来,学院将基础研究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全方位开展长江江豚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建立长江下游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安庆市西江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与大型海洋馆合作建立国内首个海洋馆迁地群体,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合作研究平台,合作开展长江江豚驯养及繁育技术研究。学院依托淡水中心从事长江下游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增殖保护工作,系统积累了长江下游流域渔业资源及生境本底资料,为渔业主管部门出台“长江春季禁渔”、“专项捕捞管理”、“长江十年禁捕”等行政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为学院集中力量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助力于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学院将以就地、迁地为抓手综合保护长江江豚,整合相关资源搭建长江下游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研究平台,积极推进特色江鲜养殖产业发展,全面推行水产绿色养殖技术,为长江禁捕期间人民对水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经济管理学院严斌剑副教授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方向。在教学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和社会这两个课堂,江苏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省份;同时,要让学生提高责任感,肩负起祖国建设重担,江苏肩负了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下的全方面建设重任,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在科研方面,我们要关注江苏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中的经济增长极作用,要关注创新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要关注生态环境修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要把这些重大现实问题与自己的研究积累相结合,在中国的伟大建设实践中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

审核:

校对:赵烨烨

编辑:崔滢

阅读次数:35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