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学习强国】参加科学家座谈会的江苏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坚持“四个面向”,攀登科学高峰

2020-09-13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杨频萍 王 拓 蔡姝雯 图片:

9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江苏参会的科学家代表,听他们谈感悟、话收获、说打算。

“非常荣幸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科学家座谈会,现场聆听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非常激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说,“总书记指出,科研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这给我们的科研工作选题指明了目标方向。”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周志华对此深有感受,“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所在的南京大学一直强调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他表示,作为教师,今后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关注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书记还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他列举了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爱国科学家的名字。”周志华表示,作为完全在国内成长的学者,对此感受非常强烈,一定要努力学习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我一定牢记科教兴国的光荣使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潘时龙表示,要将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事业,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涌现。

“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我们青年学者要时刻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索精神,善于从重大需求中提炼基础问题,让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相互促进。”潘时龙说,科研从无坦途,青年科学家更要勇于扎根基础研究,甘于坐冷板凳,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座谈会上,总书记还以爱因斯坦与波尔在量子领域的争论以及哥本哈根学派内部的争论为例,号召科学家们敢于开展学术争论和学术批评。青年科学家是传播科学精神的生力军,要通过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提升国家科技实力来弘扬爱国精神,也要通过批判性思维创造出更多科技成果,让社会大众切身享受创新精神之花结出的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这句话,让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深有体会。“脱贫攻坚,需要农业转型升级,需要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也需要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这些转变,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才能实现。”万建民说,要加快在前沿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在关键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接续奋斗,方能产生重大创新成果。”万建民说,作为科研带头人,不仅要带出成果,更要带出人才,形成科研梯队,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因为还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一职,万建民把和南农青年科研人员、研究生们沟通的时间放在了周末。近年来,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相继发表重要论文,文章的第一作者大多是项目组的年轻教授、副教授以及博士研究生,万建民说:“青年科研人员必须扎根基层,走出实验室,我们团队要做的就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重大民生需求,去攻关、去开拓,真正惠及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606300639986318009&item_id=760630063998631800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审核:

校对:

编辑:

阅读次数:13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