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书写在田野上的优异答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驱动产业发展成效综述

2020-07-1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王泽农 高林雪 图片:

本报记者 王泽农 见习记者 高林雪

仲夏的骄阳似火。在山东德州齐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收割和播种作业的一台台大型机械,像一条条大鱼徜徉在滚滚麦浪中,它们一边“吞”麦“吐”粒,一边旋耕深松播种。令人惊喜的是,农民不但可以通过田间智慧管理平台对这些机械进行农机作业监管,同时还可以监测作物长势及养分水分情况,实时监测天气,并做出预警,实现一键遥控。在我国,随着智慧农业的逐步推广和应用,配套农业机械不断升级,从播到收的全流程正变得越来越智能高效,实现了技术模式集成化、精准化,生产过程机械化、标准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

耕地有限,科技无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国农业当前的科技驱动产业发展新模式正是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科研项目为支撑,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部党组工作部署要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以下简称“两减”)“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以下简称“粮丰”)“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以下简称“面源”)“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以下简称“经作”)等4个重点专项的具体管理中,以科技驱动力促进产业发展,在提升区域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已初显成效,提供了多个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示范样板。

丰产优质,科技兴农产业旺

通过专项实施,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领域,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都研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南京农业大学李刚华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是以水稻机插侧深施肥和专用缓混肥为核心,结合穗肥精确诊断,从而达到水稻‘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的技术效果。这个技术,能减少机插水稻施肥3-4次,增产6%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食味值提升8%,每亩节本增效约60元。农民用了这项技术,打心底里高兴。”

 这个例子是“粮丰”专项实施的一个缩影。该专项重点针对良种良法配套、信息化精准栽培、土壤培肥耕作、灾变控制、抗低温干旱、均衡增产和节本减排等技术难题,聚焦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按照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区域集成示范进行一体化实施。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提出,农业重点专项实施过程中,要面向现代农业主战场,突出产业导向、问题导向,着重体现技术研发创新度、与产业需求关联度、对产业发展贡献度,着力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粮丰”专项大面积示范应用了基于北斗导航技术支持的小麦无人收获机、激光平地机、机插侧条施肥技术、播栽施肥施药一体化技术。随着智慧农业机械不断升级和配套应用,全流程智能高效的生产模式已经开始大面积应用,智慧农场的雏形已经显现。

园区负责人周有炎说:“现在的技术省时、省力、省心,田里除了机器,并无一人。稻麦亩产增加100公斤的同时,还可以省工20%、减肥30%。目前,通过我们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了周边20万亩、全市138万亩农田。”

在山东旱作灌溉区,“粮丰”专项采用的小麦-玉米两熟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模式,通过光热资源挖潜、水肥利用效率提升、土壤耕层优化及配套机械关键部件研制、产量品质协同提升及粮食产后减损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区内平均小麦亩产550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左右,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20%左右。

在安徽江淮地区,“粮丰”专项开展多元种植区稻麦两熟资源优化配置与丰产高效种植模式构建,挖掘该区粮食生产资源高效利用的潜力,开展“水稻-小麦周年丰产、优质、高效、抗逆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多方面重要创新成果,实现了稻-麦周年产量稳步增长,实现了十六连丰的佳绩。

绿色生态,科技惠农可持续

三七产业是云南省文山州乃至云南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然而,三七种植过程中存在的轮作间隔周期过长、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三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为此,通过“两减”专项“种子种苗与土壤处理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项目,专家们建立起一整套三七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将三七轮作间隔年限由原来的15-20年缩短到3-5年,有效解决了三七连作障碍的生产难题。示范基地每亩鲜三七单产近1600公斤,三七总皂苷含量与传统种植相比无显著差异。目前,三七高效轮作栽培技术体系已陆续在文山各地推广,为文山州打造千亿元三七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促进了云南三七产业绿色发展。 

“两减”专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曹坳程说:“以土壤熏蒸技术、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等为核心的防控技术体系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精彩远不止于此。

在河南省安阳市,“两减”专项“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项目开展了大面积试验示范,植保无人机产品可靠性大幅提高,具备了自动规划航线、全程自主飞行、厘米级作业航迹精度、大数据监控、仿地飞行、自主避障等功能,大幅提高了施药效率,基本实现精准化、智能化。2017年-2019年累计完成500万亩小麦的无人机统防统治工作。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蚜虫和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农民自防田防治效果分别提高4.8%和10.47%,每亩节约防治成本5-10元,同时,减少20%以上农药使用量和98%的用水量。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实现了有机结合。

“植保无人机实现了每日作业能力从百亩向千亩的转变。”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说。

在北京市顺义区,“两减”专项“西甜瓜肥药融合减肥减药技术集成与优化”项目结合北京地区的西瓜种植特点,研究集成了“种子处理技术+西瓜稳定性复合肥料+微生物菌肥”设施西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比传统施肥喷药种植模式能够较大提高产量,通过一次性每亩施用西瓜稳定性复合肥30公斤,达到减少施肥总养分投入量的目的。每亩地最多可以节约农药和化肥成本200元,每斤西瓜可以多卖0.1-0.2元。瓜农说:“省力省钱、瓜大味甜、好吃好卖!”

在山东省寿光市,“面源”专项“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技术与智能控制设备研发”等项目针对蔬菜尾菜含水量高,秸秆木质化高、粉碎难、药残多等问题,研发了多级螺旋进料粉碎、秸秆与塑料绳静电吸附分离等22种装备,达到蔬菜秸秆粉碎粒度小于2.5厘米、除塑率大于96%、断绳率大于95%、生产效率10-15吨/小时、腐熟周期同比缩短30-40天等目标,并建立了全国首个年产5万吨以上蔬菜秸秆有机肥生产线示范基地。

精细管理,科技强农结硕果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成为国家首批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之一。在管理涉农重点专项过程中,紧紧围绕“三农”硬任务和部司重点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专项管理与服务的机制、模式,推动专项解决产业实际问题,努力做到“接得住、管得好”。

按照科技部“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要求,4个专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总体任务目标,各项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基础理论突出创新,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品创制成效显著,示范推广效益明显。专项阐明了100余项新机理,研发了超过1000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及900余个(套)新产品、新装置,获得发明专利超过1000项,发布各项标准500余项,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农技人员100万余人次,各项目示范推广面积超过6亿亩,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数百场现场观摩示范会。

科技就是生产力,农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胜。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表示,在推动专项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部司重点工作,按照“创新度、关联度、贡献度”要求,积极引导推动专项进入“三区三园一体”主战场。目前,专项“进园区”活动广泛开展,覆盖了28个省1000多个县,有效解决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科技项目由完成考核指标为主向既完成科研任务又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思路转变,引导推动科研项目重心下沉,面向农业生产一线,进入园区、进入田间地头,破解科技与产业脱节难题。

原文链接:http://szb.farmer.com.cn/2020/20200715/20200715_001/20200715_001_1.htm

 


审核:

校对:

编辑:

阅读次数:148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