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诚”为根本、“朴”为底色、“勤”为品格、“仁”为己任

陈利根书记主讲战“疫”思政课 让校训精神在疫情淬炼中升华

2020-03-12 来源:宣传部 作者:许天颖 图片:王爽 图片:

“同学们,都上线了吗?非常高兴和大家在屏幕上见面。”3月12日下午2:30,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必修课上来了位特别的主讲人,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与全校近300名师生,变“面对面”为“屏对屏”,通过qq直播的方式,讲授了一堂主题为《在风浪中磨砺  在坚持中成长》的战“疫”思政课。课程通过疫情期间国家发生的事件和身边的师生事迹,讲授了一个个关于信心、责任与成长的故事,从中引申出战“疫”中的中国自信、南农使命与青年担当,全新阐释了“诚朴勤仁”的南农精神,对青年学生提出应肩负“诚”为根本、“朴”为底色、“勤”为品格、“仁”为己任的时代担当。 

课程一开始,陈利根书记通过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四大天团”会师武汉等“刷屏”新闻,生动阐释了战“疫”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担当。他说,“速度体现的是实力,强大的祖国,是各项事业最坚实可靠的保障”、“力量体现的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越是经受考验越是更加强大”、“效率体现的是治理,中国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实践中,向全世界展示出了高效的治理能力和动员能力”、“担当体现的是责任,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用最有说服力的形式,诠释了什么是对人民的责任、什么是对世界的责任”。他认为,这四个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硬核”的体现,也是中国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接下来,陈利根书记从“国之自信”引入“校之使命”,通过防控中南农师生的鲜活事迹,讲述了疫情期间一大批南农人力学勤耕,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却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刻也没有停下脚步。陈利根从老教师当起“新学员”、云教学催生“抱团备课”等故事,肯定了广大南农教师坚守讲台,潜心教学、锤炼“金课”,用恪尽职守践行师者初心,用满腔热忱擦亮师德底色。通过学校一大批教授坚守春耕“田间战场”,抢农时、促生产、保供应的务实行动,肯定了老师们把爱和责任浇灌“田间大地”,彰显“农为邦本”的科研担当;通过南农学子利用所学就近服务家乡生产、奋力投入志愿一线的生动案例,勉励青年学生要知农爱农、爱国力行,用实践淬炼闪亮青春。陈利根还与同学们一起翻阅校史,通过追忆不同时期的南农故事,品读南农人在一场场大战与大考中如何践行初心使命。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场疫情,是人生路上最好的教科书”。陈利根书记指出,经历风浪之后,青年学生更应静心思考要发扬什么、传承什么、奋斗什么、担当什么。他认为,南农学子应该从“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中寻找答案,给出了疫情淬炼下“诚朴勤仁”的新诠释。

他勉励青年学子一是要有坚持真理、崇尚科学之“诚”。坚持“诚”为根本,信念坚定,真诚友善,明辨是非,尊重科学,做理想信念的守护者、诚实守信的践行者、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二是要有扎根大地、服务人民之“朴”。坚持“朴”为底色,紧紧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学知识、做研究、强本领,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中接受历练和成长。三是要有不畏艰难、奋发有为之“勤”。坚持“勤”为品格,顺境时一往无前、耕耘不辍,逆境时仍然能够逆水行舟、急流勇进,把勤奋固化为人生的习惯。四是要有心怀家国、兼济天下之“仁”。坚持“仁”为己任,把家国情怀熔铸成自己的精神坐标,把爱国、奉献、担当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师生平安是学校最大的牵挂”,当看到同学们都在讨论“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是什么”,陈利根书记感受到大家对返回校园的迫切期待,他也“亮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疫情结束后,我最想做的就是,在春暖花开的南农校园里,和你们重逢!”

据任课教师、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娅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通过线上慕课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已经讲授完毕。朱娅在听课后表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止步于背书刷题,更重要的是观照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跟我们生命的感受、跟社会和时代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陈利根书记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战‘疫’思政课,通过大量的身边人、身边事,一下子拉近了与师生的距离,启发大家在疫情防控中反观自身、理性思考,引发师生强烈共鸣”。



审核:

校对:

编辑:许天颖

阅读次数:507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