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新华日报交汇点】将家国“初心”植心田 !南农新生第一课提出“使命之问”

2019-09-12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党委宣传部 图片:

交汇点讯 9月8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隆重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入学典礼。仪式结束后,校党委书记陈利根教授用1个半小时,1万多字的报告,为在场4395位新生深情讲述“开学第一课”,将家国“初心”植心田,用校史故事唤情怀,发“使命之问”引思考。随后,“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活动正式开启,4395名新生身着“I ❤ NAU”的入学纪念T恤、拼出“I ❤CHINA”的造型,通过音诗画表演、齐声歌唱祖国等形式,将爱校融入爱国,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告白祖国。

开学典礼上,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致辞,他首先对4395位19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这其中包括“14岁的年龄最小新生钊(zhāo)金池、近10年来唯一录取的阿昌族学生杨禧、从新疆喀什跨越了4911公里来校报到的阿卜杜凯尤木·米吉提”。

陈发棣表示,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大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也是青年学生的黄金蜕变期。新时代里的青春最幸运,新时代里的青春也最应担当。如果说大学是青春剧场,那青年学生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陈发棣希望青年学生不负青春,用“激情与梦想”、“奋斗与坚持”、“包容与合作”演绎自己的青春剧,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

开学第一课,陈利根首先带领全体新生重温了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以《向上的青春,要向下扎根》为主题,用厚重的校史故事、鲜活的校史人物,紧扣“初心、使命、担当”这三个关键词,提出“什么是大学的使命”、“什么是青年学生的使命”这一“使命之问”,引发学子主动思考,并且勉励青年人勇挑时代“担当”,做拥有至诚报国大理想、扎根土地大情怀、融贯中西大学问、怀瑾握瑜大境界、勇立潮头大毅力、实干兴邦大作为的时代新人。

课程一开始,陈利根结合37年前自己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求学经历,与青年学子们谈起了青春和脚下的这片土地。陈利根用“四个走出来”,挖掘了校史上大量的鲜活案例,向同学们展开学校引领顶尖、厚植情怀、追求卓越、不忘初心的历史画卷。

“在1938年的一项诺贝尔文学奖与南农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我校卜凯教授的夫人赛珍珠,陪着其丈夫进行乡村调查的过程中,孕育了诺贝尔文学奖《大地》”;

“我们首先提出“水稻长江起源说”,最早引入草原科学与法国梧桐,最早发现“活化石”水杉,实现橡胶北移”;

“从50年代起,李鸿渐教授利用杂交优势,选育出了“南京大萝卜”等新品种。“抗美援越”期间,一个个炮弹似的大萝卜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为解决前线战士吃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陈利根强调,“学校百余年来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刻画的就是南京农业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初心”,今天,就是把这个“初心”的种子,播撒在心田,引领你们朝着人生的理想出发!”

接着,陈利根向在场青年学子发出了“使命之问”,“什么是大学的使命?”、“什么是青年学生的使命?”、“如何扛起肩上的使命?”,并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陈利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正恰恰深刻阐述了大学的使命与青年的使命。一方面,大学的使命就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扛起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肩负这一使命?就是要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切实做到培养一流人才有成效、引领科技创新有突破、服务国家战略有实招,面向“三农”主战场,做出南京农业大学的时代贡献,向党和国家交上满意的答卷。

陈利根强调,面对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面对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南京农业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时代使命。今年下半年,南京农业大学将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全面开启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冲锋号角。

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的使命。陈利根认为,结合总书记回信精神来看,从宏观层面来说,就是要矢志一流、追求卓越,积极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微观层面来说,就是要成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者、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护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服务者、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贡献者,成长为能够胜任解决全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领军人才,参与我国农业政策制定、金融管理的决策人才,以及创建新兴大型农业企业的经营人才等。

如何扛起肩上的使命?陈利根认为,青年人应当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与历史的重托,努力做到“六个有”。一是要有至诚报国的大理想。他援引原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汶、第一次解开罗布泊奥秘的彭加木等人,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命运的故事,希望青年学子拥有在黑暗中凝聚萤火之光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国家与民族的“根基”。二是要有扎根土地的大情怀。他从倾其一生奉献中国杂草事业的李扬汉先生、以及主动请缨拓荒边疆,将北大荒建设成为北大仓的“北大荒七君子”的校史故事,勉励青年学子向上的青春向下扎根,以天为幕、以地为席,重农固本、耕读传家。三是要有融贯中西的大学问。他从以实验铺就理论创新正路,给中国棉花生产带来“翻天”式革新的“棉田守望者”冯泽芳,以及用丰富实践填补国内家畜传染病学科空白、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罗清生说起,勉励青年人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他建议在场新生给4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等毕业之时,把信打开,再谈昨日希望、再话人生梦想。四是要有怀瑾握瑜的大境界。他举例不为名利所累、儒雅淡泊,用良好道德修养感召师生的钟甫宁教授,以及用爱和行动,被当地学生喊作“达达”的援疆教师姜小三,希望青年人能够拥有高尚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塑造“大度”与“从容”的人生境界,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能够明辨是非、恪守正道,打牢道德根基。五是要有勇立潮头的大毅力。他从“一生只为麦穗忙”的刘大钧院士、三代人接力躬耕的水稻遗传育种团队,说到了半年间3次前往青海高原,寻得珍贵菊花种质资源的青年教师王海滨等,提出青年人应该积极投身实践,在新时代放飞青春梦想。六是要有实干兴邦的大作为。他谈起了对万余种蕨类植物进行分类,并创建了一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蕨类系统的秦仁昌院士,潜心多年突破水稻收获机械公认难题的蒋亦元院士,鼓励青年人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

陈利根认为,青年人拥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开阔视野,同时具备推动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力量,应该踏着时代的鼓点,以国家的发展轨迹定义个人的成长坐标,把个人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听完报告后,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大一新生邱心怡告诉记者,选择来南农学习生态环境类专业是她从高中立下的目标,她希望在大学中能勤学习广实践,听完报告,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中国大地,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排头兵”和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的信心。

双胞胎新生姐妹花、园艺学院大一新生朱婕、朱婷表示,一代代老一辈南农人学以报国的事迹让她们深受感染,她俩从小就是个“园林迷”,这次同时选择了南京农业大学,是人生小梦想的达成,对于未来,姐妹俩有着更大的理想,就是一同参加切尔花展这样的世界顶级园艺盛宴。

文字:许天颖 盛馨 聂欣交汇点记者王拓

原文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mSmgbUkaTUAaobKj/1

审核:

校对:

编辑:

阅读次数:36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