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让世界阅读历史真相

——南农教授翻译中美联合纪录片《南京之殇》

2017-12-22 来源: 作者:蔡漪铃 王润 图片:

    “淑琴的外公外婆把姑娘们藏起来,日本兵把她的母亲从桌子底下拖出来,先奸后杀。他们用刺刀杀死了淑琴一岁的妹妹。”这是中美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南京之殇》中的一段旁白。


    1937年12月13日,这座被称为“宁”的城市在日军入侵之后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多年来,在这场人类悲剧的发生地南京,人们从未忘记这场国难。80年过去,许多幸存者含恨离开,但历史的真实面目却愈加清晰。


    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以及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前夕,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与美国A+E networks 合作拍摄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剧情片《南京之殇》(Scars of Nanking)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早上9: 00在 A+E美国电视网络下属的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美国区、亚洲区播出, 并在江苏卫视同步播出,以配合全球的纪念活动。


    《南京之殇》真实还原了1937年南京沦陷前夕,22位留守南京的外籍人士冒险留宁,利用他们中立国国民和红十字委员等特殊身份,创立国际安全区以保护中国难民的故事,首次完全以西方人的视角和讲述方式来展示这段历史。该片将是继美籍华人张纯如1997年推出的英文版《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之后,西方主流媒体再次聚焦南京大屠杀这段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期,控诉当年日军反人类罪的累累暴行。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播出,南京农业大学王银泉教授功不可没。


    近一年时间,王银泉都在有关南京大屠杀史料的翻译中度过。他先后完成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料赴法国展览文字翻译审定、南京大屠杀图片展赴美国洛杉矶展出翻译审定、国家广电总局、江苏省委宣传部《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十集电视片英译审定、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语音导览词等重量级史料、展览和电视片制作的翻译审定。


    在他看来,《南京之殇》是他从事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以来接到的最繁重的任务。今年10月中旬,他应制片方邀请接受了《南京之殇》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全部台词英译中的工作。该片虽然在海外播出使用语言为英语原声,但是由王银泉完成的翻译,主要为该片监制方国家广电总局和江苏省委宣传部进行初审以及由中宣部进行终审提供中文,确保该片顺利通过审片,进入后期加工制作,以便赶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以及第四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在全球播出。


    为了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王银泉经常误了吃饭,误了睡觉,有时候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累当然累,经常坐的腰酸背疼,但是这件事情必须做。”最后王银泉硬是在三天半时间里闭门不出,微信不开,手机静音,才得以顺利完成翻译任务,实现了制片方预期计划。


    激励王银泉加班加点完成翻译工作的,还有国际友人的义举。约翰·马吉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拍日军暴行的影像,乔治·费奇把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影像胶片缝入大衣衬里混入日军军列前往上海,明妮·魏特琳女士挺身而出保护众多妇女儿童免遭日军蹂躏,罗伯特·威尔逊医生救死扶伤,把众多受到日军伤害的难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于王银泉而言,拿出自己最好的翻译水平,确保展览和影片的顺利播出以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才是对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最有力的回击。


    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往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实地走访。展品翻译过程中,王银泉到纪念馆查看展品,向纪念馆工作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同时还通过网络查阅了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收藏的,参与南京大屠杀救援行动的西方人士捐赠而设立的南京大屠杀项目(Nanking  Massacre  Project)的原始档案。根据原文信息,查找到了原始文献中的每一个相关文字,确保记述准确,译文地道。


    王银泉说,他从事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以来的一个深刻体会就是国际传播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肆意抵赖和否认侵华战争及南京大屠杀事实,我们过去经常去和他们辩,但是对于耍无赖的人来说,用我们的逻辑和语言去辩,效果不太理想。而近几年来,随着纪念馆提升国际化传播的力度,从第三方视角,用当年国际友人拍摄的记录日寇暴行的影像、照片、日记和书信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国际展览和制作影视剧作品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还原历史真相,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日本右翼势力无法抵赖的。


    近几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直致力于大屠杀历史的国家化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工作就是一座桥梁。“如果因为自己的翻译贡献,能够促使国际社会增加对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时期的了解,那我的努力便有了价值。”


    早在2001年,王银泉就独立主持翻译审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赴美国洛杉矶展览电视片《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南京大屠杀》。在最近一年多的南京大屠杀史料翻译过程中,他感到欣慰的是心血没有白费,随着国际化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大,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了解和认知在不断加强。


    他说,即便是当年国际友人的后代,在中方加大对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国际传播前,也知之甚少。大屠杀时期,南京城里唯一的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亲手救治了数千名受伤难民。而在此前,他的儿女们也对父亲在南京救死扶伤的义举几乎一无所知。现在,他们深刻认识到,通过在美国展览传播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可以推动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化影响,唤起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珍惜,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史实真相,呼唤世界和平。目前,威尔逊的儿媳妇Faith Wilson在加州州立大学佛雷斯诺校区工作,她正积极推动该校开设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课程。


    今年十月份,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动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加拿大由此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国家。消息传来,王银泉感到备受鼓舞,每多一个人知道那段历史,自己就多一份安慰。


审核:

校对:

编辑:实习编辑

阅读次数:8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