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金陵晚报】南农大话剧《北大荒七君子》公演,传承时代变迁中不变的奉献精神

2017-09-28 来源:新闻网 作者:党委宣传部 图片:

“我背上行囊,来到遥远北方,在那荒原边上,扎下一道篱笆墙……” 

伴随着主题曲《北方的家》的歌声,927日晚,由南京农业大学创作的话剧《北大荒七君子》在前线大剧院缓缓拉开了帷幕。

该剧讲述了1957年,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的7名毕业获选奔赴东北,用所学的农业知识拓荒北大荒的真人真事。该剧导演由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许耀华担任,演员全部为南京农业大学在校学生。


从不解到敬佩

男主角通过演出,领悟老一辈建设者的精神

出演男主角吕士恒的大三学生王浩廷,是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表演系的学生,他和记者分享了他在台前幕后的心得、体会。

《北大荒七君子》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35年,展现了吕老从毕业时期的青年人,到后来年老的不同人生阶段。即使是第一幕,剧中吕士恒一角的年龄也比王浩廷大,更毋论后来的阶段了。如何去领悟角色在这些时期的心态、想法,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而吕士恒作为五十年代的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当时的想法也与现在的学生不同。 

王浩廷一开始很难理解为什么吕老愿意扎根北大荒,但随着导演不断地指导、他自己又读了吕老的自传,终于开始逐步理解,老一辈建设者心中的那股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并衷心感到敬佩。

为了适应角色,他从暑假排练开始,一直穿着朴素的服装和布鞋,即使是后来开学了,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最终,他通过一次次排练,和逐步加深的理解,在舞台上为观众们还原了老一辈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角色从青涩到年迈,考验着王浩廷的演技


正确反映时代

导演精心打磨,带领观众回顾时代记忆

许耀华导演表示,在打磨这部话剧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反映时代,是摆在剧组面前的主要问题。“七君子”的故事,与当代人的生活相比略为久远,但部分观众又确实经历过那个时代。他在打磨剧本的过程中,努力为写实与艺术表现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一次次打磨、排练后,剧组带领观众们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再一次领略了老一辈建设者扎根北大荒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荒七君子》的主题曲《北方的家》,也是由许导演作词,再由他的朋友大雷老师作曲完成的。许导演告诉记者,他原先一直想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来作词,直到有一天晚上,当他完成工作回到家里休息时,突然迸发了灵感,想到吕老和当时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为了奉献祖国,远在他乡建立家庭,许导演想到了“家庭”这样一个切入点,挥笔写出了歌词。 

当演出结束,《北方的家》又一次响起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角色原型吕士恒老先生上台与演员们合影

传承时代精神

南农大用全新形式,诠释“南农精神” 

据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全思懋介绍,排演《北大荒七君子》,是弘扬传承百年南农精神的一次全新尝试。将北大荒故事以话剧形式加以呈现,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段校史上的真人真事,更好地诠释“诚朴勤仁”的南农精神;让老一辈南农人的家国情怀,激励和感化年轻的南农学子,内化为他们的使命与担当。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营军表示,“学农学不光要学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怀天下苍生之忧,响应国家和社会所需,将‘北大荒七君子’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加以传承。”

  

紫金山记者江勤缘通讯员许天颖聂欣 

图片作者李长钦



审核:

校对:

编辑:

阅读次数:14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