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著名美学家潘知常教授为我校师生解读《红楼梦》

2017-06-02 来源:图书馆(图书与信息中心) 作者:辛闻 图片:

5月31日晚,著名美学家潘知常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200余名师生解读“《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副校长董维春,图书馆馆长倪峰、党总支书记查贵庭、副馆长唐慧燕,校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卢勇等参加了报告会。图书馆副馆长宋华明主持报告会。



本次报告会是我校“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月名家讲坛暨钟山讲堂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倡导“阅古鉴今,以文化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助力青年学生养成“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体系。 


潘知常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史谈起,分析了中国人,尤其是南京人深入品读《红楼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潘知常看来,《红楼梦》是众书之书,是爱的圣经,是文学宝典,是灵魂史诗。 


潘知常认为,迄今为止,《红楼梦》始终是中国的骄傲,因为其自身的重要性,而成为新时代的“新国学”中的旗帜,甚至有“全民红楼”的趋势。潘知常借由阿根廷的盲人作家博尔赫斯“每个国家可以由一本书来代表”的论断提出,《红楼梦》一书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是中国文化里能够最经得起看、最耐读而且也让人百读不厌的一本书,是众书之书。 


潘知常提到,有史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不断,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血雨腥风、零和博弈。历代文人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道德起来”、“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等种种方式,但最终只有《红楼梦》找到了正确的方式,那就是“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爱起来”。潘知常说,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所面对的,就是八个字:人生之哀、家国之痛;在解构全书的主要线索时,是“以兴衰为经,以情为纬”。《红楼梦》给予了国人爱的终极关怀,堪称是致中国人的爱的情书。 


从文学的角度,潘知常认为,《红楼梦》一书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高度,没有任何一本书再比它美得更加坚定和纯洁。在《红楼梦》里面,能够“发现如此丰富的人性蕴藏,这是我们生活的最美的享受。”潘知常认为,“假如没有这本书,我真难以想象,伟大的世界文学或我自己渺小的生命是怎样的。” 


同时,《红楼梦》又是一部灵魂史诗。潘知常解读说,我们民族的全部人生旅程、灵魂历程,都被概括进了《红楼梦》,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民族经典,看到你我他,看到历史、现在和未来,看到中国人的所有,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健康的正能量。 


潘知常提出,《红楼梦》其实就是“中国梦”,读《红楼梦》就是在读中国,中国人离爱有多远,离现代化就有多远。他建议师生们对《红楼梦》反复阅读、终生阅读,感悟《红楼梦》中“爱的中国”。 




整场报告精彩纷呈,潘知常以渊博的知识、强大的信息量、生动幽默的语言,为我校师生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红楼梦》导读课,得到师生们的一致称赞。报告会后,潘知常还耐心与师生互动,一一解答了学子的提问。 


潘知常,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两大学派中的后实践美学学派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生命美学”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国内著名的“政府高参”“企业顾问”“媒体军师”。


讲座视频:http://202.195.244.75/play.html?f=tsg_2017_dsy_pzc.flv 

审核:

校对:

编辑:王梦璐

阅读次数:99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