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名师谈】“教师对学生一定要用心用情”

2017-03-06 来源:新闻网 作者:赵烨烨 图片:


名师介绍:

周应恒,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农产品运销学、产业经济学、 涉农产业经济、Seminar等课程的本科生教学任务,始终坚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周应恒坚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课程重点突出,课堂内容丰富、交流互动活跃,授课条理清晰,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建立起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互动交流、观摩讨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发展。2013年,周应恒被聘为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其担任负责人的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指导学生在国际食品与农业企业管理协会(IFAMA)大赛中获奖。


我觉得教育教学要做好,首先要对学生有情感,要用心用情。过去有言“师生如父子”,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当然不同。但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应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倾注爱心和责任。

  

现在的单一化考核制度使得大学老师更多的心思是搞科研、写论文、出成果。教学工作越来越被边缘化了,因此很多教师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身上。重点大学的专业教师岗位越来越成了一个研究岗位,教授越来越像研究员。但是作为一位大学教师,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心用情”需要一种坚持。我非常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我觉得大学教师要对这份职业有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感,不能只把它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当成一个简单的“饭碗”,而应该有一份情怀。当你真正热爱这个事业的时候,你才可能会用一生的责任,为学生负责。所谓以人为本!

  

大学专业教育不应该是中小学阶段的简单延续,需要注重启迪心智、培养综合能力。所谓春风化雨,授人以渔。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教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播,而是要注重科学精神、专业技能以及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还应潜移默化让学生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责任心。教学方面,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千万不能照本宣科,搞死记硬背。即使是最新的教科书,其内容最多也是五年前的成果,有些甚至是多年前的“老调重谈”。因此拘泥于教科书以及转换出来的PPT教案的讲授,单纯地提供标准答案,很难有生动的教学。就我自己而言,我授课一般不会只拘泥于教科书,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体系结构,把课程内容融进自己的授课体系、话语体系和表达体系中,把教科书所要表达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注重联系实际问题,与学生交流讨论,培养质疑精神,启发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和意识。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听得进去,才能理解得了、体会得深。

  

大学教师应该将自己的专业、研究对象、所要传授的内容,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需要兼顾教学与科研。大学老师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感悟,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我一直觉得“研究做得好的教师,专业教学不会差”。 即使有的教师可能在表达上略有欠缺,但他能真切地反映现实、把自己的研究感悟融汇在教学中,课堂必然是有内容、有素材、有“养分”的,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所以我期待对专业课教师实行双重考核,不拘泥于课时量。这样才能使专业教师在做好科研的同时,把更多精力用于教学。

  

具体作为应用经济学科或农业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我认为还必须跟实际相结合,以专业研究为基础开展教学。不到农村跑的老师,我很难想象他们能上好农经专业课。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十分波澜壮阔,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和生动的研究素材。如果不结合中国的实际,不考虑中国的国情,只是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理论照搬来,这样的研究很多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其结论也难以指导中国的实践。所以,作为大学教师,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我们的研究必须是在充分吸收先进理论成果的同时,根植中国社会实际,通过充分结合中国社会特有的研究对象,加强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了解和研究,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   


审核:

校对:

编辑:赵烨烨

阅读次数:38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