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我们的支教故事

2015-01-20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2013年8月20日凌晨2:51,怀着期待和忐忑,带着小小的“支教梦”,我校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全国第十五届)的刘桂林、徐一丹、于佳星、杜扬、唐骥龙、沈艳斌踏上了南京开往重庆北的K1152次列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坚守——做好本职工作

    他们服务的地方是重庆市铜梁县(2014年6月,变更为铜梁区)。铜梁位于重庆西北部,属于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乡。近几年,政府投入资金对教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硬件条件还不错,但贫瘠的软环境与之形成的鲜明对比,是他们对这个小城最初的模糊印象。

    刘桂林和徐一丹被分到了铜梁一中,于佳星和杜扬被分到了职教中心,沈艳斌去了团县委,唐骥龙则在福果小学教音乐和体育,在学过乐器的他去之前,这所523名学生的学校只有一位音乐老师。
支教团6名队员分别服务于不同单位、不同岗位。虽然与母校相隔千里,但南农“诚朴勤仁”的校训深深影响着他们,每位队员都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铜梁职教中心,于佳星承担两个国防班的教学,班上全是男生,一共120个。她刚去的时候,有老师开玩笑说:“小姑娘,这里的学生很淘气,你上课的时候可不能穿裙子啊。”

    第一天,她满怀斗志地去了,“我要把他们教好。”可是一进门,当看到乌压压一片身穿迷彩服、高高大大的男生时,她愣住了:“怎么办,气势上就输了啊!”她只好硬着头皮开始讲课。开学第一课,自然要介绍自己,谈谈以后的工作设想,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老师,你知道土匪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就是一群土匪,你不用给我们讲太多,我们听不懂。”

    初次的“下马威”没有吓倒于佳星,为了走进学生心里,她尽己所能: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将自己的所见、所学、所思融入日常教学,让自己成为山里孩子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利用业余时间和每位学生谈心,成为他们的朋友……

    用心的付出自然会得到回报。从最初的抵触,到接纳,再到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想到于老师,学生们的转变令于佳星喜上心头,与此同时,她肩上的担子也更加重了。

    一天,她突然接到一个学生的求助电话:“于老师,我被妈妈锁在家里了,她不让我上学了。”于佳星立刻赶到学生家中,原来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与其花钱供他读书也不能升学,不如让他去打工。于佳星问学生:“你想念书吗?”“想的,于老师,你帮帮我。”于佳星请求家长让学生回到学校,并向家长保证,在学校时,自己会教导学生的一言一行,不让他惹是生非。为此,于佳星保管了学生的生活费,学生就像她的小尾巴,和她一起吃饭、去超市、打篮球……朝夕相处的耳濡目染,令这个学生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他从国防班转到了升学班,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为了自己的大学梦刻苦奋斗。

    一年之后,当于佳星的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一个同学忽然大喊“起立”,所有同学起立,齐刷刷地给她行了一个军礼。那一刻,于佳星哭得不能自已:“这是他们对我最大的认可。”

    后来,接替于佳星工作的老师发了条微信:开学第一天给学生干部开会,讲着讲着,忽然一个学生哭了。“你怎么哭了?”“我想当初坐在你位置的于老师了。”

    虽然有的学生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但在支教团成员的眼中,他们只是一群缺少关爱的孩子。他们相信,心和心的交流是完全可以相通的。一年的支教时光,给支教团的每个同学都留下了说不完的故事。

    在支教团即将离开铜梁的时候,杜扬的学生请求班主任将最后一节晚自习留给杜扬,为他举行一个欢送会,学生们送他一件T恤——上面印着所有学生的姓名和照片。接过礼物的那一刻,这个事前被蒙在鼓里的男生突然很想哭。

    在一堂音乐课上,唐骥龙教孩子们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突然一个女孩哭了,边哭边说:“唐老师要走了……”一听这话,旁边的男孩也跟着哭了。其他学生以为他真的要走了,都跟着哭了。唐骥龙连忙解释:“老师现在不走,就算老师走了,也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支教团在福果小学开展“送新年新衣,集青奥祝福”活动做小游戏的时候,徐一丹问大家:“南京有什么?”由于年级低加上山区封闭的环境,孩子们对南京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全场沉默。这时,一个孩子犹豫着举了手,他鼓足勇气说:“南京有南京农业大学!”“一瞬间,我们的眼泪就往下掉。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特有意义。”时至今日,沈艳斌依然十分感动。


走进大山深处

    南农支教团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困扶贫也是他们的心愿。除了唐骥龙在镇上,其他人都在县城,接触不到第一手信息。为了将帮困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他们决定先进行家访摸底。在周一至周五的日常工作结束后,周末他们分队去家访,一直延续到他们离开铜梁前夕。

    铜梁有23个镇,几乎每一个镇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将近一年的家访让6位南农学子感到震撼,如果不是亲身亲历,他们不敢相信这些孩子的真实情况。

    他们第一次家访是去一对黄姓姐妹的家。周五下午,他们来到小姐妹就读的学校,与她们一同回家。20分钟的车程加上2小时的山路步行,支教团的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这条路是小姐妹们上学的必经之路,初中住校,她们已经不用像原来那样奔波了,以前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四点钟起床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晚上再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回家。

    经过一路的山坡、悬崖、险路后,大家终于来到了小姐妹的家。两姐妹的家在铜梁最高的巴岳山上,周围只有这一间房子,破旧的土墙房、窄小的卧室、老旧的床……除了一台上世纪7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家里没有任何电器。灰暗的墙上,贴着她们的奖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两姐妹,一家六口人。因为爸爸妈妈精神上的原因,生活仅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维持,自家的菜园便是家里所有人日常生活的保障。姐姐是收养的孩子,从小知道自己身世的她聪明懂事,在班里还是一个小干部,除了成绩优异,还把学校的广播站搞得有声有色。妹妹的性格,与姐姐正好相反,她是一个心思很重还很害羞的小女孩,喜欢用笑容回应所有的问题,小小的年纪就想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以求挣钱养家、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第一次真正地走近大山,第一次真实地看到他们生活的环境,震惊、怜惜涌上支教团同学的心头……


搭建奉献爱心的桥梁

    通过家访,支教团确定了30多名学生的资助名单。在资助方式上,他们主要采用一对一资助模式,一个资助人帮助一个山区孩子。每位小学生一年300元,中学生400元,高中生500元。也有资助人主动提出愿意资助多个孩子或是提高资助金额。

    2013年11月28日,南农研究生支教团的新浪微博发布了一封名为《爱心去哪儿  感恩在路上》的爱心助学计划倡议书,并置顶,得到了中国共青团网官微等的转发。中国青年志愿者网、《现代快报》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30多名孩子都有了资助人。

    34名资助人来自五湖四海,有南京的高校教职工,有湖北的公务员,也有南京高校的研究生。山东的孙先生看到“爱心去哪儿”助学计划倡议书后,给支教团留言:“感谢你们给了我为孩子们点燃希望的机会,让我可以为社会做些小事情。”北京的龚先生得知消息后,马上联系了支教团的成员,大学期间得到爱心人士资助的他,如今想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社会。

    发放资助款的时候,支教团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体现了他们的细致入微,他们将资助款用信封包好,并附上一封信:

    “你好,我们是南京农业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哥哥姐姐,拿到这个信封或许你会感到很意外,这个信封里面装的是送给你的一份小小的爱心。

    哥哥姐姐们开展了一项名为‘爱心去哪儿’的助学金计划。通过跟你们班主任老师的沟通,我们了解到你是一个非常上进、懂事的孩子,也是家人的得力帮手。我们希望能够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带来一些小小的帮助,让你能够更勇敢地朝着梦想而努力。

    通过我们的联系,社会上的一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非常希望能够和你一起成长,感受你的正能量。信封里的钱正是这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寄过来的,他们希望这份助学金能够帮助你的学习,改善你的生活,让你能够更加快乐地成长。希望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加倍努力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也有一些资助人不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因为不想给他们压力,不想给他们带来心理包袱,他们愿意默默地帮助孩子们。山东的孙先生告诉福果小学的老师:千万不能让受资助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存在,如果还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告诉他,他和他的朋友会尽力帮助到孩子大学毕业。但是请不要让孩子知道。他请老师为他讲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因为孩子的成绩很好,学校鼓励他,给他发了奖学金。

    支教团的团长刘桂林认为:“其实志愿者的力量很渺小,但是社会大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爱心资助者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中间搭建桥梁,这是我们的使命。”

    一年的支教生涯很快结束了,但他们的志愿服务并未停止:

    这个寒假,唐骥龙会履行承诺,回去看望自己的学生:“一年支教建立的感情是一辈子的,希望他们长大之后,我们还能再相聚。”刘桂林则又联系到了新的资助人,也打算利用寒假回去对孩子们的情况再摸个底。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2014年,我校1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西藏、新疆、贵州、陕西、青海等地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2015年,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论是聚在一起耀眼的火光,还是分散各处明亮的星星,南农的志愿者们都在传递着正能量,让青春焕发出无悔的光芒。


审核:

校对:

编辑:梁丽婷 赵烨烨

阅读次数:6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