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让学习成为学生最快乐的事

2012-05-16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导师对我们就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似的,看到我们做实验很辛苦,经常亲自在家煮一些好吃的带到实验室来。我一个人在外地求学,有时也会有点想家,多亏有杨老师经常关心我,解决我的困难。杨老师对每个学生都特别操心,有一次她还帮我们的学妹设计发型,亲自带着她去理发店修剪,回来我们看着都觉得特别好看……”林建是由动医院杨倩老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一提起导师,平日文静的林建就打开了话匣子,好像有说不尽的杨老师的好。“我们实验室的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很团结,像一家人似的;新来的学弟学妹都是学姐学长们带的,彼此之间感情特别铁。这都得归功于杨老师,她教给我们很多与人相处之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学习起来特别轻松, 特别有趣!”

    邀兴趣来作伴 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

    跟随杨倩老师学习的同学总是能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就是杨老师一直向学生倡导的“快乐学习”的理念。“发现自己的兴趣,要带上自己的兴趣学习”是杨倩提倡快乐学习的第一步。“杨老师在课堂上穿插的名人小故事或相关的科研进展总是让我们在笑声中就记住了知识点。”跟着杨倩老师学习的本科生韦懿仙说,“杨老师总是让我们带着兴趣去读书。”杨老师说,让同学们带上兴趣读书,会让学习成为一件无比快乐的事。课间时,她会给本科生展示自己与研究生们一起出去玩的照片,分享愉快的经历,将学习、研究之余的快乐分享给本科生,放松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杨倩会先为每位同学介绍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让同学们凭着兴趣自由选择,甚至帮兴趣不对口的学生联系作相关调整。在杨倩老师带的实验室里,从没有死板的签到规定。就是在这样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杨倩最担心的反而不是学生不刻苦而是学生太刻苦。一做起实验来,大家总是有使不完的劲。“邀上兴趣陪读”是杨老师对所有学生不断强调并躬亲培养的目标。

    调动学生最HIGH的劲头 让生活成为更大的课堂

   几乎每天都会去实验室的杨倩,为同学们作出了表率。每周要求研究生、博士生们看一些外文文献或相关科技前沿成果,并通过交流会让学生们分享经验、交流成果;每周召集并认真听取学生汇报实验成果、下周计划,及时予以指导;时常带学生出去参加学术会议,让学生们了解行业情况及相关最新研究动态,锻炼胆识、吸取别人的长处……杨倩以细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劲头,不断为学生们拓展着在课堂外学习的步伐。

    “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出去放松一下,上个星期我们还去了梅花山呢。杨老师鼓励我们要学会‘忙中有乐’,就是她每次外出开会,也会带几个学生,让我们去见见世面……”杨倩的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在杨老师看来,娱乐不仅是一种休息,娱乐亦是一个课堂。比如,团队聚餐时,她鼓励研究生多多交流,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男生还可以适当练练酒量;K歌时,男女生都要学会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从中也能提升一些社交能力等。“好好玩,好好学”,学习时就该全身心投入,想出去玩了,那就好好出去HIGH一把。这些都是杨老师在心里为学生们课外锻炼社会技能打好的“小算盘”。

    不仅要去做,而且要以最HIGH的劲头去经历,这样才能做到极致,才会是全面发展的,才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杨倩老师的学生中既有留校任教的优秀老师,也有冲破层层选拔,进入国家高层科研机构的优秀工作者。每每谈到他们,杨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

    用快乐感染学生 让实验室成为一个家

     杨倩常常这样跟她的学生说:“你们的父母将你们送到我这来,我就是你们的半个父母。”简简单单一句话,朴实却能温暖每一个离乡求学的学子。教书更育人的杨老师,以自己如父母般的教导与关心让每一位跟随杨老师学习过的学生都留恋这个家。

    “杨老师勤来实验室,她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担心我们在学校营养跟不上。空闲时会在家熬一大锅羊肉汤、鸡肉汤或者在家煮些花生带到实验室给我们。有一次,杨老师给我们煮了茶叶蛋。一百多个茶叶蛋呀,为了入味,每一个茶叶蛋还都是老师拿着勺子一个个敲出来的!”“那需要花老师多大的功夫啊!”工作最忙的时候,杨倩也不忘给学生们带些水果、零食,让同学们打打牙祭。

    为生病的学生熬粥,为错过学校食堂饭菜供应点的学生做饭菜……在杨老师眼里这都是常事。全身都充满快乐细胞的杨老师,以快乐感染着学生,更以家庭般的温暖使每位学生学会感恩。“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肯定不会让她失望的。老师希望我们好,我们优秀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

    采访杨老师的那天是在周五晚上,正在和学生一起听成果汇报与下周计划的杨倩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生开心,我也就会开心!”朴素的话语,没有半点修饰,却让我们感受到她对学生那份沉甸甸的爱。为人处事低调严谨的她,却以自己的爽快、乐观、笑容感染着学生们,真正用“心”培养学生,为学生们创造了每一个都值得铭记的细节。

审核:

校对:

编辑:陈洁

阅读次数:5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