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在农村大地上谱写“服务”篇章

2012-04-01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 图片:

    编者按: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实际上,一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将服务农业科技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责之一,派出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扎根科技强农一线。近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技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授予全省“农业科技服务明星”,我校园艺学院郭世荣教授和资环学院刘德辉榜上有名,他们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郭世荣:教会农民运用科技的力量致富

     园艺学院郭世荣教授是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灌云县项目专家组组长,他利用自己的科研专长,自主研发转化“设施瓜类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和示范”等农业科技成果3项,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把成果带到农民中间去

    “目前限制和阻碍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就是缺乏科学技术,而作为科技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农民中间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农民知道科学并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科技就在身边,”谈及这个项目,53岁的郭世荣教授言辞恳切。

    2010年,郭世荣和“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专家组一起,驻村对接伊山镇王圩村。在苏北的这片土地上,郭世荣投入了大量心血。

    为了研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郭世荣和他的团队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查阅书籍,讨论品种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实用性,放弃了每个节假日和周末,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作为农业院校的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来源于农民,服务于农民’,教会农民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增收,让他们手中的资源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让农民生活得更好一些!”每谈到农民和农业,郭教授的眉宇间充满关切和责任。

    为了让农民们拥有真正的技术,郭教授和他的团队强化技术培训,尝试打造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0年至今,郭世荣教授先后19次前往灌云,举办了大小培训班7次,培训农民680人次以上,现场指导30余次,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近1800余份。目前在2个示范基地分别建立了能同时容纳150余人的农民培训室,并配置了电脑、培训资料、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相关的培训设施和材料,郭世荣和他的同事们,尝试着让农民能与农业科技走得近些,更近些。

    用成效给农民作示范

    科技服务的路上,郭教授走得并不平坦:“农户刚开始不相信我们,对于他们来说,科学实验太过激进冒险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在一些思想比较先进、积极性较高的年轻人身上下功夫,让他们使用新技术,新品种,培育成为新型示范农户。由示范户带动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带动广大农户采纳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品种,将科技成果的示范效应逐级放大。”

    陈娟是郭教授选择的第一家进行科学实验的农户,郭教授团队帮助她尝试西瓜大棚栽培。刚开始陈娟缺乏种植基础,教授亲自拿着铁揪给她做示范,把新技术手把手地交给她,一年下来,陈娟的20个大棚全部获得了大丰收,成了“致富明星”。之后,她按照专家提供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操作规范进行西瓜栽培,应用西瓜多次整枝留瓜1项技术,使她的38座塑料大棚西瓜平均亩产从原来的5000公斤增加到6000公斤,提高了20%!陈娟的丰收给农户们上了最真实的一课,大家终于开始相信郭世荣,相信南农教授的技术可以帮自己致富。在郭世荣团队的帮助下,王圩村的设施西瓜种植规模占同产业的80%,成为当地的西瓜特色专业村,从业农户户均增产16.8%,增效23.1%,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有效促进了设施蔬菜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要让农民增收,他们的丰收成果就是我们最大的报酬。大家都知道搞农业的既艰苦又艰辛,物质条件差,农民急需新技术,新品种。我们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他们讲解,亲自到田里去示范,从播种、育苗到种植,看到他们真正把技术学到手里我们才放心。”团队里的孙锦副教授告诉记者,郭世荣还定期给农民上课,去农民的大棚里现场指导,看到有什么问题及时纠正过来,有时一天要进五、六十个大棚。

    实践中最出人才

    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为依托,郭世荣的团队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项目组着力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郭世荣教授多次带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前往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实践教学,进行科技服务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使研究生明确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项目进行的时候在七月份,天气特别炎热,但是教授依然顶着烈日在田里给农民作示范,”谈及日常生活中的恩师,郭世荣的研究生们笑着说:“郭教授人特别好,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他对同学都非常信任,有什么项目就会大胆放手交给学生去做,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他上课的时候非常严谨,每次课都有新的信息带给大家……每天从早晨7点到晚上9点,都能在实验室看到郭老师的身影。”

    “中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渴望科学,需要新技术,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相信科学,掌握新技术,运用于生产。农民需要增收,我们要不断研发新的增收技术和途径,尽最大能力去帮助他们。”就是这个朴实的愿望,支撑着郭世荣在科技服务农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刘德辉:一番心血育得菊香十里远

    江苏射阳洋马镇是远近闻名的“十里菊乡”。然而,2006年,当地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障碍,部分农户种植的菊花濒临绝产,“十里菊乡”空有虚名。2009年,资环院刘德辉教授团队进驻洋马,帮助洋马人解决难题。如今,漫步洋马田间,举目望去,大片菊花盛放,柔软花瓣随着挺拔的翠茎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十里菊乡”重新焕发生机。 

    科技创新填补业内空白

    中药学研究领域可谓“国家重视全民关注”,土壤肥料、植物保护领域更是人才辈出。而在我国针对于药材的施肥管理,药材安全认证这一边缘化领域却少有学识宽泛的学者做过多的停留。刘德辉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三年来,他一直围绕“射阳菊花多重连作障碍病害系统防治的生态调控技术与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进行科研攻关。

    “作为农业工作者,我们要将教学科研同社会服务相结合,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做些事”,刘德辉连续3年(2009-2011)担任射阳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菊花项目承担人和驻村服务专家。多年来,刘德辉曾上百次去洋马工作,为当地中药材生产解决技术难题。针对药农们遇到的连作障碍新难题,他总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尽力解决;而遇到自己专业领域无法解决的问题,他或是推荐和引进其他科研人员的研发成果,或是通过联合申请课题等方式把“中药农业”的其他专家引到洋马来,帮助药农排忧解难。十多年来,刘德辉科研团队为射阳县的中药材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推广比研究更难些
 
    “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研发还算顺利,但推广过程就不那么顺风顺水了。”刘德辉颇为感慨。针对药乡生产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刘德辉项目组依据前期工作基础,拟定出生物(抗病品种)、化学(特筛新型药剂组合)、营养(植物营养调理剂)、农艺(科学栽培)多项技术同时示范的技术方案。

    尽管尝试过播放视频、开展乡会、宣讲等方法,还是有部分农民对刘德辉团队的技术成果顾虑重重,新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开来,面临的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好在和农民打交道,刘德辉颇有经验。他尝试用多项新技术联合试验、示范的分法,在药乡发病最严重的田块进行示范、推广。同时在菊花盛开时,通过召开田头现场见证会,把实验成果摆在老百姓的面前,让他们看到用新技术培育药菊产生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几年前大家都种不出来的菊花,刘教授团队种出来了,质量和产量还很高!”这一消息在洋马人中间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农民都慕名赶来听刘德辉团队的宣讲,接受新技术的指导。往日菊花飘香的景象终于重现。

    毕生心系案头田间

    “传道解惑,是我对教师的理解,这些年来,这种感受非常深刻。刘老师就是这样,无需说教,对学生和蔼亲切,严谨浪漫,真诚自然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最坚定的鼓励,最温暖的关切……”这是一位研究生对刘德辉的评价。虽然已经不在刘老师身边,但这些学生仍会时常给刘德辉发发邮件,聊工作、聊生活、聊身边的新鲜事儿……

    “刘老师给我批SRT的开题报告时,我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搬一个凳子,坐在他身边,刘老师逐字逐句为我批改,他很认真,也很严谨,至今仍很感激刘老师在我身上倾注的心血。”刘德辉把他的学生当成孩子一样关爱。学生获益的不仅是改好的报告,更是在批改过程中老师的指点与教诲,还有老师浓浓的关爱。

    “农业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将科研与现实牢牢结合,用宏观的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推动农村进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状况和生活水平。服务三农是很好的平台,我们这些年的科研项目都落在了实处……”花甲之年的刘德辉已经从教学第一线退了下来,但他仍时刻关注富农强民工作;依然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科研项目负责的态度继续耕耘,将真情揉入百草里,把服务三农作为自己毕生的责任。

审核:

校对:

编辑:陈洁

阅读次数:377

(0)